原本她对此是十分笃定的,但看到侯世达信誓旦旦的样子,却又不自信的开始怀疑起自己坚持的是否就是真理的。

    难道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程序能够实现联想的功能,那是不是以后我们这些系学生就都要失业了?人类想要写什么文章,只要把要求告诉计算机,它们就能创造出完美的文章来。

    侯世达写字的速度很快,一张a4大的打印纸很快就写满了。

    “这是一个神经网络算法的示意图,当然,是非常简陋的示意图。要想实现这个能力,人工智能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联想在人脑之中的实现,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

    侯世达的纸上没有别的,实际上就是很多层的文字,每一层的文字则是由若干个词汇组成。

    人类的联想能力粗看起来,确实非常的掉渣天,看似是人类智慧独一无二的象征。然而在人工智能领域,其实早就已经被人研究的非常透彻。

    所谓“联想”,不过就是人类大脑内实例之间的不断拼合而已。

    以文字为例,人类如何通过联想创造文章?实际上,这并非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来说,首先得有“文章”这个词,然后人类根据经验在脑中给出一个算法,会形成一个临时的数据库,将与“文章”这个词能够形成联系的所有其他实例,全部搜索出来列入其中。

    然后人类的学习机能会对每一个得到的组合进行判断,如果组合符合现实需要,则会形成令人愉悦的正反馈。最终人类会根据正反馈的力度,来决定用哪个词语和“文章”进行匹配。

    能力越高的人,脑海中这个检索的算法就越优秀,给出的数据库中结果就是少而且准确。

    这,才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真相。如果说真的要偶得之,得到的那也不是文章,而是脑海中的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算法”。

    这个算法就像使用搜索引擎的关键字一样,一个神来之笔的关键字,往往就能找到寻觅已久的信息。而若关键字不得要领,那就只能面对海量搜索结果望洋兴叹了。

    当然,这样简单原理的背后,想要实现这样的机能,那就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了。

    侯世达写了一个词语矩阵,很简单的便模拟了一次人类遣词造句的过程。

    安然原本脸上还有些不屑一顾,认为这只是侯世达的一派歪理邪说。然而等到他讲解过了一遍,真的组成了一个句子之后,她却心慌了……

    遣词造句,这是人类每天要重复无数次的事情。论熟练程度,大概也只有喘气心跳更高吧。

    安然不以为然,是因为没有深入思考过。但她只是细细品味了一下,一种熟悉之极的感觉就涌上了心头。

    脑海中早就运转了亿万次的过程,根本不需要提出什么证据,判断这个说法的真假几乎就是本能。

    没错,似乎……

    安然尽管不情愿,但细细一想,便感觉到自己在思考的时候真的是这样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