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博哈德这么一提醒,海因修斯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目前,瑞典与北方同盟进行的大北方战争如火如荼,在不远的将来,因为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一个反法的同盟将会建立,届时,大半个欧洲都会陷入战争之中,荷兰更是不可避免的进入反法同盟。
而且是会成为那个同盟之中位置最为危险的国家。
作为一个工商业为主的国家,荷兰的各种物资都不能实现自给自足,想要坚持下去,就必须与外界保持来往,而回想上一次的大同盟战争,在法国海军取得优势,荷兰未退出战争的那一年多的时间里,只有中国的船只可以凭借武装护航和速度优势来到阿姆斯特丹。
这导致荷兰的物价一度由中国商人控制,损失了太多的利益。
如果建立一个中立国同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只不过,目前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还没有爆发,这个武装中立同盟针对的就是大北方战争中的双方。参战国中,唯一拥有海上优势的唯有瑞典,海因修斯要考虑让瑞典接受这样的同盟。
在仔细思索之后,海因修斯认为,瑞典同意的可能性非常高。
首先瑞典没有理由拒绝荷兰等国在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进口产品,毕竟英国、荷兰等国家的粮食多需要进口,如果阻止,就引起全面的仇视。
其次,各国向瑞典的敌人出口物资应该会被限制,比如军事物资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可问题是,对于荷兰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在波罗地海海域挑战瑞典。
因为在当年的《四国协议》之后,俄国和波兰都获得了黑海出海口,那些不被瑞典允许的军事物资可以走地中海路线。
虽然荷兰是要以大北方战争为理由筹划武装中立同盟,但实际上,针对的却是未来反对法国的战争。而海因修斯很快想到,类似的同盟对于中国意义也很重要,事实上,在以往的战争中,他们就是这么做的。
当初大同盟战争,各国与法国打的不可开交,中国两头做生意,赚的盆满钵满。
也只有中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加入,武装中立同盟才可能得到所有交战国的承认。
但海因修斯很快也想到了一件事,既然武装中立同盟对中国同样有利,那为什么中国人没有筹划呢,至少以那位中国亲王的智慧,他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海因修斯不知道的是,博哈德此次并非主动上门帮忙,而是代替李君威前来当说客的。武装中立同盟的构想就是出自李君威之手。
大同盟战争时候,帝国根本就不需要构建武装中立同盟,也不担心交战国拦截帝国的船只,原因就在于,那个时候,各国的战舰都是风帆战舰,而帝国的商船要么有蒸汽动力,要么就是飞剪船,各交战国根本追不上帝国的商船。
但是现在形势完全不同了,随着帝国技术上的开放和装备的出售,许多国家都有了蒸汽动力的战舰。
试想,一旦因为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爆发战争,必然的结果就是法国与西班牙结盟,届时,英吉利海峡与直布罗陀两大海峡都在这两国海军的控制之下。而帝国商船的技术优势已经丧失,到时候交战国检查帝国商船,该如何呢?
所以,必须提前构建武装中立同盟,防止交战国破坏中立国的贸易。
但是帝国方面又不能主动挑起这个头,不然到时候就是各国都上门和帝国方面讨价还价。帝国会就此损失很多的利益,反倒是由荷兰挑头最为合适,这样就成了荷兰请求帝国支持,其他国家要么接受武装中立同盟,要么反对武装中立同盟,无论支持还是反对,各国都会知道,中国的态度才是这个同盟成立与否的关键,到时候,涉及到利益的国家都会前往帝国交涉。
而最终的交涉就会变成利益交换,帝国也会得到许多利益,一正一反,所得多少,就难以言说了。
目前,瑞典与北方同盟进行的大北方战争如火如荼,在不远的将来,因为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一个反法的同盟将会建立,届时,大半个欧洲都会陷入战争之中,荷兰更是不可避免的进入反法同盟。
而且是会成为那个同盟之中位置最为危险的国家。
作为一个工商业为主的国家,荷兰的各种物资都不能实现自给自足,想要坚持下去,就必须与外界保持来往,而回想上一次的大同盟战争,在法国海军取得优势,荷兰未退出战争的那一年多的时间里,只有中国的船只可以凭借武装护航和速度优势来到阿姆斯特丹。
这导致荷兰的物价一度由中国商人控制,损失了太多的利益。
如果建立一个中立国同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只不过,目前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还没有爆发,这个武装中立同盟针对的就是大北方战争中的双方。参战国中,唯一拥有海上优势的唯有瑞典,海因修斯要考虑让瑞典接受这样的同盟。
在仔细思索之后,海因修斯认为,瑞典同意的可能性非常高。
首先瑞典没有理由拒绝荷兰等国在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进口产品,毕竟英国、荷兰等国家的粮食多需要进口,如果阻止,就引起全面的仇视。
其次,各国向瑞典的敌人出口物资应该会被限制,比如军事物资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可问题是,对于荷兰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在波罗地海海域挑战瑞典。
因为在当年的《四国协议》之后,俄国和波兰都获得了黑海出海口,那些不被瑞典允许的军事物资可以走地中海路线。
虽然荷兰是要以大北方战争为理由筹划武装中立同盟,但实际上,针对的却是未来反对法国的战争。而海因修斯很快想到,类似的同盟对于中国意义也很重要,事实上,在以往的战争中,他们就是这么做的。
当初大同盟战争,各国与法国打的不可开交,中国两头做生意,赚的盆满钵满。
也只有中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加入,武装中立同盟才可能得到所有交战国的承认。
但海因修斯很快也想到了一件事,既然武装中立同盟对中国同样有利,那为什么中国人没有筹划呢,至少以那位中国亲王的智慧,他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海因修斯不知道的是,博哈德此次并非主动上门帮忙,而是代替李君威前来当说客的。武装中立同盟的构想就是出自李君威之手。
大同盟战争时候,帝国根本就不需要构建武装中立同盟,也不担心交战国拦截帝国的船只,原因就在于,那个时候,各国的战舰都是风帆战舰,而帝国的商船要么有蒸汽动力,要么就是飞剪船,各交战国根本追不上帝国的商船。
但是现在形势完全不同了,随着帝国技术上的开放和装备的出售,许多国家都有了蒸汽动力的战舰。
试想,一旦因为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爆发战争,必然的结果就是法国与西班牙结盟,届时,英吉利海峡与直布罗陀两大海峡都在这两国海军的控制之下。而帝国商船的技术优势已经丧失,到时候交战国检查帝国商船,该如何呢?
所以,必须提前构建武装中立同盟,防止交战国破坏中立国的贸易。
但是帝国方面又不能主动挑起这个头,不然到时候就是各国都上门和帝国方面讨价还价。帝国会就此损失很多的利益,反倒是由荷兰挑头最为合适,这样就成了荷兰请求帝国支持,其他国家要么接受武装中立同盟,要么反对武装中立同盟,无论支持还是反对,各国都会知道,中国的态度才是这个同盟成立与否的关键,到时候,涉及到利益的国家都会前往帝国交涉。
而最终的交涉就会变成利益交换,帝国也会得到许多利益,一正一反,所得多少,就难以言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