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压低声音道“劝劝他回湖州去吧,这犟种就听你的。”

    “我都好了,还回去干什么?”潘季驯耳朵尖,听了个正着。“这一病二十多天,耽误多少事儿啊?二哥你还是自己回去吧。”

    “这边不着急的。没听到吗?三期工程之前,昆南要先做一个月防疫。”赵昊便劝道“中丞还是回去调养一段吧,也好让家里都放心。”

    “嗯……”潘季驯寻思起来。

    赵昊又道“而且我也要离开一段时间。”

    “你要去作甚?”潘总问道。

    “去看看徒弟。”赵昊笑道“俩孩子怪可怜的,当师父的不好不管不问。”

    “那行吧,我也回去几天。”潘季驯这才答应下来,又对二哥道“正好把京阳他们几个都带来读书。”

    京阳是潘仲骖的长子,他闻言苦笑道“你还没问过赵公子呢。”

    “这有什么好问的?他弟子都是阳字辈,我们家的孩子也是阳字辈,合该便宜这小子。”潘季驯瞪赵昊一眼道“对吧?”

    “呃,对对对,我全都要。”赵昊闻言大喜笑道“开门办学校嘛,当然欢迎优质生源了。”

    不用潘季驯说,他也早就垂涎潘家的十九子了。

    事实上,赵公子从没忘记过自己的教育事业。

    他一直坚信,对教育行业,尤其是精英教育来说,生源质量就是生命线。

    只有招揽到优质的生源,才能保证自己学校的清北率,全国遥遥领先。

    但学校办在昆山,招生肯定受影响。

    赵公子岂能一味守株待兔?关键时期也得放下高冷的身段,主动出击。

    他先后已经谈妥了王世贞家的八骏,王锡爵的儿子,华家子弟若干人,以及本县优秀的读书人,差不多二三十个,只待正式入学了。

    赵昊早就听潘季驯的大儿子潘大复说过,他有兄弟十九个了。而且大伯和二伯一直在细心教导他们。

    赵公子哪能放过这个扩大队伍的好机会?他要连锅端。

    谈妥了潘家十九子入学这茬,赵昊又笑眯眯问潘二爷道“老前辈有兴趣,也来我们书院吗?”

    “这……”潘仲骖都听傻了,吞吞吐吐问道“老夫也需要读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