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在后方辎重部队,被吐蕃大军围歼时,薛仁贵所率领的前锋,居然眼睁睁看着,按兵不动。
所以归朝后李治大怒,斥责薛仁贵【自不击贼,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尔】。
打了败仗可以,但你眼睁睁看着友军被吞掉,自己却不去救援,绝对容忍不了。
这点李治还真没错,如此行径太恶劣,可薛仁贵也冤枉啊,他根本不是报复友军,他就是动不了。
中过高原反应的都知道,心跳加快,力不从心,知道该往前走,腿就是迈不动,正是薛仁贵前锋军队的症状。
薛仁贵自己都懵了,不明白为什么会产生无法动弹的反应,最终用星象来解释,说老天爷要他失败。
李治那时震怒,将薛仁贵贬为庶人,此时看了安元寿的奏章,描述了冷瘴之害,不禁半信半疑起来。
考虑到薛仁贵的为人,他选择相信,但想到与吐蕃的战局,又不愿意相信。
因为如果真有这种大害,将意味着接下来吐蕃可以攻,大唐却很难打回去,太被动了。
李彦挺期待薛仁贵能被正名,但等了半响,上面也没有反应,暗暗叹了口气。
果不其然,李治的话题一转,不再讨论旧事,目光看了过来:“元芳,朕听安公和裴侍郎有言,你早早就担心那吐蕃大将钦陵,会耗我军需,不战而退?”
李彦道:“回禀陛下,臣确实有此担心。”
李治颔首:“不愧是李公的嫡孙,你可有针对的法子?”
李彦其实考虑过好几种办法,但目前都不够完善,便回答道:“陛下,钦陵这一退,自身威望也必然大损,西域诸国见吐蕃退缩,同样也会随风而倒……”
李治点头:“你与裴侍郎所言,倒是不谋而合,大非川一战后,我大唐与西域的商业往来,便日渐萎靡,西域都是见利之辈,不沐皇恩,如今见蕃贼撤了,四镇重立,必定又会俯首,但下次吐蕃再攻,又当如何?”
李彦的计划还未成熟,不能多言,低下头去。
李治目光扫视,沉声道:“朕重立内卫,视为国之重器,要你们为朕分忧,如今就无一良策?”
阶下群臣,沉默无语。
我们想打,人家要跑,能怎么办啊?
实际上,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都是这么过来的。
中原王朝像是一个胖子,有时候强壮,有时候虚弱,但无论如何,每动弹一下,都要耗费巨大的力气。
反观对手则是灵活的小偷,重量上不是一个量级的,跑得却快,失败了也无所谓,大不了以后再来。
所以归朝后李治大怒,斥责薛仁贵【自不击贼,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尔】。
打了败仗可以,但你眼睁睁看着友军被吞掉,自己却不去救援,绝对容忍不了。
这点李治还真没错,如此行径太恶劣,可薛仁贵也冤枉啊,他根本不是报复友军,他就是动不了。
中过高原反应的都知道,心跳加快,力不从心,知道该往前走,腿就是迈不动,正是薛仁贵前锋军队的症状。
薛仁贵自己都懵了,不明白为什么会产生无法动弹的反应,最终用星象来解释,说老天爷要他失败。
李治那时震怒,将薛仁贵贬为庶人,此时看了安元寿的奏章,描述了冷瘴之害,不禁半信半疑起来。
考虑到薛仁贵的为人,他选择相信,但想到与吐蕃的战局,又不愿意相信。
因为如果真有这种大害,将意味着接下来吐蕃可以攻,大唐却很难打回去,太被动了。
李彦挺期待薛仁贵能被正名,但等了半响,上面也没有反应,暗暗叹了口气。
果不其然,李治的话题一转,不再讨论旧事,目光看了过来:“元芳,朕听安公和裴侍郎有言,你早早就担心那吐蕃大将钦陵,会耗我军需,不战而退?”
李彦道:“回禀陛下,臣确实有此担心。”
李治颔首:“不愧是李公的嫡孙,你可有针对的法子?”
李彦其实考虑过好几种办法,但目前都不够完善,便回答道:“陛下,钦陵这一退,自身威望也必然大损,西域诸国见吐蕃退缩,同样也会随风而倒……”
李治点头:“你与裴侍郎所言,倒是不谋而合,大非川一战后,我大唐与西域的商业往来,便日渐萎靡,西域都是见利之辈,不沐皇恩,如今见蕃贼撤了,四镇重立,必定又会俯首,但下次吐蕃再攻,又当如何?”
李彦的计划还未成熟,不能多言,低下头去。
李治目光扫视,沉声道:“朕重立内卫,视为国之重器,要你们为朕分忧,如今就无一良策?”
阶下群臣,沉默无语。
我们想打,人家要跑,能怎么办啊?
实际上,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都是这么过来的。
中原王朝像是一个胖子,有时候强壮,有时候虚弱,但无论如何,每动弹一下,都要耗费巨大的力气。
反观对手则是灵活的小偷,重量上不是一个量级的,跑得却快,失败了也无所谓,大不了以后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