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双鹰旗下》更多支持!
春夏之交的北海,天气变幻莫测,大部分时间都是阴雨绵绵的天气。当威伦尼克的舰队驶出斯卡格拉克海峡,进入到北海时,天空中果然在下着小雨。虽然已经是上午,但整个海面阴沉沉的,能见度很差。
在前面执行搜索任务的“阜姆”号、“科托尔”号巡洋舰和“天鹰座”、“半人马座”两艘驱逐舰在预定海域根本找不到索罗钦所率领的德国舰队。无奈之下,威伦尼克命令“普拉”号巡洋舰发出电报,询问对方的具体位置。
很快,索罗钦的电报就回了过来。
“他们在k34区!”通讯官从后面电报室走了出来,然后说道。
“k34?可我们也在这里!”航海官说道。
“好吧,海图上每个区域是12海里,可能看不到对方。”索罗钦说道,我们再向右移动几海里。”
舰队开始向南转向,航速只有十节。
大约十分钟之后,反而是侧翼的“天狼星”号首先发现了德国舰队的身影,两支舰队闪烁着灯光,互相打着招呼。索罗钦的舰队比奥地利人要庞大得多,他的手下包括五艘新服役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三艘“德弗林格”级和“塞德利茨”号,一共有九艘主力舰,另外还有四艘巡洋舰、六艘远洋型驱逐舰和十五艘补给舰,看上去黑压压的一大片。
两支舰队在海面上又进行了重新编组,索罗钦率领德国舰队走在前面,所有的运输船在中间排成了三列纵队,威伦尼克率领着奥匈舰队主力拖在后面,而巡洋舰和驱逐舰则在舰队的四周执行着警戒任务。
临近中午时,这支船队开始浩浩荡荡地向着挪威海域驶去。
与此同时,在伦敦的战时最高统帅部里,战时内阁的主要成员大多数都坐到了宽大的作战会议室里面。无孔不入的英国间谍们早已经把德奥舰队出动的消息传回了伦敦,海军总参谋长奥利弗将军正在向首相和内阁大臣介绍着这一新的情况。
“根据我们刚刚获得的情报,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战列巡洋舰队全体出动,再结合之前从法国抵抗组织那里获悉的情况,德国人和奥地利人已经完成了对圣纳泽尔和布雷斯特港口的整修,海军作战处认为,德奥舰队在此时突破北海封锁,进入北大西洋,然后转移到法国南部的可能性极大!”
“一定要把他们拦截住,如果让他们进入到比斯开湾,将会对我们的航线构成极大的威胁!”重新回到海军大臣位置上的丘吉尔大声说道,英国人的运输线如果遭受到德国水面舰艇部队的打击,目前失望情绪在漫延的英国民众将会有更多人站到反战的立场上去。
本身在法国战败后,英国内阁就陷入到了重重矛盾之中,虽然得到了美国人的支持,但现在美国的军事实力根本无法与欧洲相提并论,除了海军,美国陆军可以说是一塌胡涂,基本上没有重型装备,比英国陆军都要差了许多。
而且在没有取得绝对的制海权之前,美国方面也不准备在欧洲甚至北非采取大的军事行动。相当一部分内阁成员提出与德奥方面达成一个体面的和平协议,但战时内阁中的强硬派还是占了上风,他们期望通过延长战争在经济上拖垮德奥两国。
主张和平的海军大臣威尔逊提出辞职,强硬派的丘吉尔又重新回到了海军大臣的位置。不过,随着俄国退出了战争,陆地上已经没有了威协的德奥两国的生产开始恢复,他们所期望在经济上拖垮对手的目的现在看起来已经根本无法实现。
“问题是我们的快速舰队现在似乎很难在同对手的对抗中占到便宜,德国方面已经极大地加强了他们的战列巡洋舰队,但我们的新锐战舰却需要在一年后才能服役。虽然得到了八艘美国战列舰的支援,大舰队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加,但大舰队由于航速问题,根本无法捕捉到对手。”基钦纳伯爵冷静地分析道,目前在战列舰的数量方面皇家海军占据着优势,但在快速战舰上,德国人却已经领先。皇家海军为了对付“马肯森”级而建造的“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才刚刚下水,想要服役最少还需要一年多的时间。
可是,如果任由德国舰队在海面上肆虐,恐怕不出三个月,英国就会崩溃。
“大英帝国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退路,如果以目前的军事分界线进行停火谈判,大英帝国就会缓慢地死亡,我们花费了数百年的时间所打造出来的殖民体系不出二十年,就会全面分崩离析。到时候,我们不得不仰仗德国人的鼻息才能生存。”丘吉尔依然强硬地说道,这是强硬派坚持继续抗战下去的主要理由,如果大英帝国在这场战争中颜面尽失,那么它所维系的整个殖民地体系就会崩溃,到时候各殖民地越来越多的动乱会更会让整个帝国疲于应付,从而拖垮整个英国。
问题是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皇家海军身上,但由于奥地利人的加入,德国人的实力却在快速增强。这在战前的评估中是个巨大的错误,根据在战前的估计,奥匈帝国在战争爆发后很快就会因为国内的民族矛盾而陷入崩溃。但事实正好相反,由于在战场上取得的节节胜利,奥匈帝国内部反而显得空前团结,国内各民族反而积极投身于战争之中,以期以战争中的表现在战后取得更多的民族权力。
哈布斯堡家族利用这场战争有力地分化了马扎尔贵族和德意志贵族的权力,新兴的克罗地亚贵族、罗马尼亚贵族和捷克贵族在帝国内部取得了与马扎尔人和德意志人几乎平等的政治权利,二元君主国体制虽然名存实亡,但新建立起的多元政治体制却更具有活力。
春夏之交的北海,天气变幻莫测,大部分时间都是阴雨绵绵的天气。当威伦尼克的舰队驶出斯卡格拉克海峡,进入到北海时,天空中果然在下着小雨。虽然已经是上午,但整个海面阴沉沉的,能见度很差。
在前面执行搜索任务的“阜姆”号、“科托尔”号巡洋舰和“天鹰座”、“半人马座”两艘驱逐舰在预定海域根本找不到索罗钦所率领的德国舰队。无奈之下,威伦尼克命令“普拉”号巡洋舰发出电报,询问对方的具体位置。
很快,索罗钦的电报就回了过来。
“他们在k34区!”通讯官从后面电报室走了出来,然后说道。
“k34?可我们也在这里!”航海官说道。
“好吧,海图上每个区域是12海里,可能看不到对方。”索罗钦说道,我们再向右移动几海里。”
舰队开始向南转向,航速只有十节。
大约十分钟之后,反而是侧翼的“天狼星”号首先发现了德国舰队的身影,两支舰队闪烁着灯光,互相打着招呼。索罗钦的舰队比奥地利人要庞大得多,他的手下包括五艘新服役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三艘“德弗林格”级和“塞德利茨”号,一共有九艘主力舰,另外还有四艘巡洋舰、六艘远洋型驱逐舰和十五艘补给舰,看上去黑压压的一大片。
两支舰队在海面上又进行了重新编组,索罗钦率领德国舰队走在前面,所有的运输船在中间排成了三列纵队,威伦尼克率领着奥匈舰队主力拖在后面,而巡洋舰和驱逐舰则在舰队的四周执行着警戒任务。
临近中午时,这支船队开始浩浩荡荡地向着挪威海域驶去。
与此同时,在伦敦的战时最高统帅部里,战时内阁的主要成员大多数都坐到了宽大的作战会议室里面。无孔不入的英国间谍们早已经把德奥舰队出动的消息传回了伦敦,海军总参谋长奥利弗将军正在向首相和内阁大臣介绍着这一新的情况。
“根据我们刚刚获得的情报,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战列巡洋舰队全体出动,再结合之前从法国抵抗组织那里获悉的情况,德国人和奥地利人已经完成了对圣纳泽尔和布雷斯特港口的整修,海军作战处认为,德奥舰队在此时突破北海封锁,进入北大西洋,然后转移到法国南部的可能性极大!”
“一定要把他们拦截住,如果让他们进入到比斯开湾,将会对我们的航线构成极大的威胁!”重新回到海军大臣位置上的丘吉尔大声说道,英国人的运输线如果遭受到德国水面舰艇部队的打击,目前失望情绪在漫延的英国民众将会有更多人站到反战的立场上去。
本身在法国战败后,英国内阁就陷入到了重重矛盾之中,虽然得到了美国人的支持,但现在美国的军事实力根本无法与欧洲相提并论,除了海军,美国陆军可以说是一塌胡涂,基本上没有重型装备,比英国陆军都要差了许多。
而且在没有取得绝对的制海权之前,美国方面也不准备在欧洲甚至北非采取大的军事行动。相当一部分内阁成员提出与德奥方面达成一个体面的和平协议,但战时内阁中的强硬派还是占了上风,他们期望通过延长战争在经济上拖垮德奥两国。
主张和平的海军大臣威尔逊提出辞职,强硬派的丘吉尔又重新回到了海军大臣的位置。不过,随着俄国退出了战争,陆地上已经没有了威协的德奥两国的生产开始恢复,他们所期望在经济上拖垮对手的目的现在看起来已经根本无法实现。
“问题是我们的快速舰队现在似乎很难在同对手的对抗中占到便宜,德国方面已经极大地加强了他们的战列巡洋舰队,但我们的新锐战舰却需要在一年后才能服役。虽然得到了八艘美国战列舰的支援,大舰队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加,但大舰队由于航速问题,根本无法捕捉到对手。”基钦纳伯爵冷静地分析道,目前在战列舰的数量方面皇家海军占据着优势,但在快速战舰上,德国人却已经领先。皇家海军为了对付“马肯森”级而建造的“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才刚刚下水,想要服役最少还需要一年多的时间。
可是,如果任由德国舰队在海面上肆虐,恐怕不出三个月,英国就会崩溃。
“大英帝国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退路,如果以目前的军事分界线进行停火谈判,大英帝国就会缓慢地死亡,我们花费了数百年的时间所打造出来的殖民体系不出二十年,就会全面分崩离析。到时候,我们不得不仰仗德国人的鼻息才能生存。”丘吉尔依然强硬地说道,这是强硬派坚持继续抗战下去的主要理由,如果大英帝国在这场战争中颜面尽失,那么它所维系的整个殖民地体系就会崩溃,到时候各殖民地越来越多的动乱会更会让整个帝国疲于应付,从而拖垮整个英国。
问题是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皇家海军身上,但由于奥地利人的加入,德国人的实力却在快速增强。这在战前的评估中是个巨大的错误,根据在战前的估计,奥匈帝国在战争爆发后很快就会因为国内的民族矛盾而陷入崩溃。但事实正好相反,由于在战场上取得的节节胜利,奥匈帝国内部反而显得空前团结,国内各民族反而积极投身于战争之中,以期以战争中的表现在战后取得更多的民族权力。
哈布斯堡家族利用这场战争有力地分化了马扎尔贵族和德意志贵族的权力,新兴的克罗地亚贵族、罗马尼亚贵族和捷克贵族在帝国内部取得了与马扎尔人和德意志人几乎平等的政治权利,二元君主国体制虽然名存实亡,但新建立起的多元政治体制却更具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