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流言四起,京官百姓都将矛头对准了燕王府。

    可燕琢安照样每天去聆圣司,那些个流言蜚语也好,明枪暗箭也罢,都没能传到燕王府。或许是皇上的偏爱让那些热爱上谏的言官有所收敛,又或是燕王作为年轻武将中的领头人物,他们不敢去试其锋芒。

    可不管怎么样,日子还是一样的过。

    聆圣司有特许,不用上朝,有事要禀直接拿着腰牌进宫。

    皇上给了他们无人能比的权利,只看他们怎么用。

    朝中官员原本对此事并不上心,在他们看来,聆圣司一事,和明察司实属一脉。而燕家,曾在明察司复启一事中元气大伤,此番,他们不会将这件事轻轻放下。

    可让人意外的事,燕为业对此事丝毫不问,每日照常上朝办公,也不曾私底下去过燕王府。就连一开始对此事愤怒至极的樊戚澜,都在进宫后冷静了下来,还对进宫的事绝口不提,看起来多有避讳。

    燕为业和樊戚澜的冷静,让很多人慌了神。

    因为他们知道,燕琢安从来就不是个会手下留情的人。他只会比想象中的更严苛,他仿佛生来就带着一股子劲儿,非要给谁找点不自在,便是那样,他才能自在。

    情急之下,许多人就失了冷静,开始在京中多番走动,结党营私。

    他们自以为做得隐蔽,可不知,有无数双眼睛,正在紧紧地盯着他们。

    明政宫

    光正帝刚刚沐浴完,灰白的头发披散在浸湿了白色的亵衣。从他的脸上,依稀可以看出年轻时是多么俊俏的人物,只是那一头的长发,比朝中大他许多的臣子还要白。

    灰败相间,给他无害的表象凭添了一丝诡异。

    杨四宝脚刚迈进来,就随手挥退了伺候的宫人。他匆匆忙忙的走到御前,手中握着什么东西。

    光正帝坐在桌案前,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疲惫,他一只手撑着头,仍由发上的水将寒意送进他的骨头缝儿里。

    他披着一件宽大的外袍,静静地等着杨四宝开口。杨四宝身形偏瘦,一身袍服穿在他身上空荡荡的,可谁都不知道,这般空荡的袍服下,究竟藏着怎样的一颗心。是一颗大悲慈的菩萨心,还是一颗长在阴沟里的蛇蝎心。

    “皇上,大理寺寺卿朱大人和国子监林司业,一个时辰前进了清方阁,半个时辰后,七殿下也去了。”

    光正帝抬着茶盏的手抖了抖。他低着头,半阖着眼,嘴角微微勾起,一如既往的无害,也一如既往的叫人看不清他的神情。

    朱家世代忠烈,是什么让他生了异心,朕这个皇帝,真的就这般不得人心吗?林司业,若是他没记错的话,是光正十一年的进士。

    这些个,他曾经以为是自己亲信的人,一个个的弃他而去,究竟是为了什么?

    大启盛世太平,百姓富足,这还不够吗?他们究竟还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