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黑着张脸憋了满肚子气回到三十九师师部,今天这事明摆着是白崇禧给他下套,目的就是为了拉上冯玉祥一起共担责任。早知道这样,当时就应该称病不去,管他什么张虎臣张猫臣的来请,老子不去又能乃我如何?可再说这话已经晚了,现在莫名其妙地吃了个闷亏。
到了师部,还没等冯玉祥屁股坐定,石友三和吉鸿昌两个不长眼的家伙偏偏凑上前来,询问会议的情况。这一下,正好给冯玉祥找到撒气的机会,当即就火冒三丈指着鼻子臭骂了顿,内容无非是作为军官不好好去带兵,擅离职守私自打探军情等等,把他们给训得灰头土脸,再让这对难兄难弟跪在面前亲自出马狠狠抽了几鞭子,最后打发他们出去在师部门口站岗一夜。
莫名其妙吃了顿打,还要学大头兵一般站岗,别看石友三和吉鸿昌现在一个是营长,另一个是警卫连长,可在冯玉祥这种家长作风面前丝毫不敢违抗,自认倒霉的两人苦着脸,忍着皮开肉绽的痛楚乖乖地扛着步枪外面去了。
处理了石友三和吉鸿昌,冯玉祥心头的火稍稍平息了些,回到屋里大口喝着凉茶,琢磨着接下来怎么应付。
顶牛是肯定不行的,以冯玉祥的判断,白崇禧的建议很可能马上被国内同意,要知道白崇禧资格虽没自己老,但在国防军内部属于方子达的嫡系,何况四十五师内还有个张虎臣在。在政府已经对苏维埃宣战的这当口,作为协助防守的四十五师和三十九师适当出击并不算过。
但要想和四十五默契配合,冯玉祥又咽不下心里这口气,就如在开会时他所琢磨的一样,到时候打赢了功劳比不上白崇禧。一旦输了自己又要分担一半责任,无论胜负他冯玉祥都没白崇禧的好处大,而且之后新的集团军组建,假如到时候以功劳论,弄不好白崇禧就窜到他冯玉祥头上去当司令了。
“真他娘的倒霉!”越想越郁闷,冯玉祥抬手扇了自己几个嘴巴子。事到如今他暂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只能瞧一步走一步了。
白崇禧以三十九师和四十五师会议讨论结果的名义向国内发了电报,同时张虎臣也利用他的职权把战场的情况通过特殊途径报告给了方子达。接到电报后不久,国内回电给白崇禧,电文非常简单,上面仅仅只有四个字“便宜行事”。
接到电报的白崇禧顿时大喜,这表示国内已经同意了他的提议,并且把指挥权利交到了他的手中。接下来,白崇禧让张虎臣作为和三十九师沟通的联络官。开始展开防御布置,同时亲自抵达前线和弗兰格尔男爵进行会晤,逐步接受部分防务。
得到中**队的支持,弗兰格尔男爵吊在半空的心总算落了下来,把部分防务交由三十九师和四十五接管,俄罗斯帝国政府军的兵力调配就有了空间,针对苏维埃红军的攻击压力也相应大大减轻。
不多久,远东政府增援的部队也陆续赶到。这么一来虽说防线的兵力比起对面的红军还是远远不足,但局势至少已不再像之前那样严峻。一连几次打退红军的进攻后,弗兰格尔男爵暗暗琢磨是不是故伎重演,和当初西伯利亚战役那般给伏龙芝也来这么一手。
琢磨了一下,弗兰格尔男爵觉得似乎可行,特意找到白崇禧等商议。可这一回,白崇禧连连摇头。并不同意主动出击。
虽然没和伏龙芝正式交过手,但从这些日子的观察来看,伏龙芝绝对是一个不简单的对手。他现在使用的战术是添油战术,从军事角度来看,这种添油战术在攻击中是下策。只有不懂军事的人才会使用。要知道进攻讲究一鼓作气,以最强的力量突破对方最薄弱的点,随后撕裂防线,以取得胜利。添油战术,这种战术从词面上解释就能知道在进攻中在兵力不够的情况下增加一些进攻力量,再不够再增加……如此反复进行,这样一来就使得进攻方根本无法把手指捏成一个拳头,使其发挥出全部力量。反而使得防守一方得到喘息机会,能够调配兵力进行防守。
一个优秀的指挥官绝对不会犯下这样的错误,使用添油战术进行防线突破。伏龙芝的军事素质不仅在整个俄国,就算在世界军界中也是优秀之极的将领,可他偏偏使用了这种“傻瓜”一样的战术,这难道是他昏了头么?如果这样想的话就错了。
经过观察,白崇禧惊讶地发现,伏龙芝的添油战术和普通的添油战术截然不同。他把兵力运用达到了极致,一方面把大部队摆在后面,派出精锐骑兵和步兵师四处活动,以达到骚乱对手和破坏、侦察的目的。另一方面,针对现在红军训练不足、战斗力底下的问题,伏龙芝采取了添油战术和轮番攻击相结合的手段,反复派部队向防线发起进攻。其意不是要突破防线,而是消耗己方的守备力量,同时在攻击中使得部队优胜劣汰,以达到练兵的目的。
这种战术使用方法可以说是闻所未闻,伏龙芝几乎是不把人命看在眼里,要知道在他的指挥下,担任进攻的红军新兵们伤亡率极高,往往一个营撤下来的时候其幸存者只有原来的一半,这还不包括伤残的士兵。
如果是普通军队,在造成20%伤亡率的程度恐怕早就崩溃了。但不要忘记,伏龙芝指挥的是有坚定信念和钢铁般意志的苏维埃红军。这样的部队不要说50%的伤亡率,就算是打光拼光都是有可能的。何况,在进攻中,伤亡率虽然大,可给敌人造成的损失也不小。和俄罗斯帝国政府军相比,苏维埃别的不敢说,人有的是。不断从后方拉来的新兵远远从人数方面绝对压倒对手,就算以2换1,甚至3换1、5换1……,对于伏龙芝来讲都是值得的。
伏龙芝对敌人狠,对自己人更狠,他不愧是斯大林最为看重的将领。前几次战役证实,红军在兵员素质和战斗力方面不如对手的弱点暴露无遗,何况如今中国政府又已向苏维埃宣战,如果按照军事训练方面来看,要把一个刚刚拿起枪的新兵正常训练成一个老兵,没有一年半载的时间根本不够。那怎么办呢?只有让这些新兵直接上战场训练,用血和火使得士兵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的确如此,伏龙芝这种手段得到了斯大林的认可,并效果显著。这也是俄罗斯帝国政府军面对攻击越来越吃力的主要原因。把新部队拉上去,打残一半后撤下来重组整编,接着再来,这种手段使得伏龙芝在最短时间内拥有了几支经过战火考验的精锐部队。
后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维埃也同样使用过这种战术,无论是保卫斯大林格勒还是莫斯科的战役中,横扫欧洲诸国,天下无敌的德国人在这种战术下给碰得头破血流,从而功亏一篑。
白崇禧否定了男爵的提议,因为他看清了伏龙芝的企图。这个对手远比当初的对手更强大,更狡猾,故伎重演非但无法取得效果,弄不好反而遭受巨大损失。
这个时代,由于营养原因,夜盲症发病率极高,虽说中**队和俄罗斯政府军的后期补给较好,但部队中依旧有不少人有夜盲症。至于苏维埃红军那边就更不用提了,连吃饭都勉强的红军部队夜盲症发病率更高。可不代表红军因为这样就失去了夜战的能力,从战场情况来看,伏龙芝早就预备着这手了,他把大部队摆在后面严阵以待,主要就是防备对手夜袭,再加上大量骑兵和精锐步兵师在四周游动,要想瞒天过海故伎重演绝不可能。
到了师部,还没等冯玉祥屁股坐定,石友三和吉鸿昌两个不长眼的家伙偏偏凑上前来,询问会议的情况。这一下,正好给冯玉祥找到撒气的机会,当即就火冒三丈指着鼻子臭骂了顿,内容无非是作为军官不好好去带兵,擅离职守私自打探军情等等,把他们给训得灰头土脸,再让这对难兄难弟跪在面前亲自出马狠狠抽了几鞭子,最后打发他们出去在师部门口站岗一夜。
莫名其妙吃了顿打,还要学大头兵一般站岗,别看石友三和吉鸿昌现在一个是营长,另一个是警卫连长,可在冯玉祥这种家长作风面前丝毫不敢违抗,自认倒霉的两人苦着脸,忍着皮开肉绽的痛楚乖乖地扛着步枪外面去了。
处理了石友三和吉鸿昌,冯玉祥心头的火稍稍平息了些,回到屋里大口喝着凉茶,琢磨着接下来怎么应付。
顶牛是肯定不行的,以冯玉祥的判断,白崇禧的建议很可能马上被国内同意,要知道白崇禧资格虽没自己老,但在国防军内部属于方子达的嫡系,何况四十五师内还有个张虎臣在。在政府已经对苏维埃宣战的这当口,作为协助防守的四十五师和三十九师适当出击并不算过。
但要想和四十五默契配合,冯玉祥又咽不下心里这口气,就如在开会时他所琢磨的一样,到时候打赢了功劳比不上白崇禧。一旦输了自己又要分担一半责任,无论胜负他冯玉祥都没白崇禧的好处大,而且之后新的集团军组建,假如到时候以功劳论,弄不好白崇禧就窜到他冯玉祥头上去当司令了。
“真他娘的倒霉!”越想越郁闷,冯玉祥抬手扇了自己几个嘴巴子。事到如今他暂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只能瞧一步走一步了。
白崇禧以三十九师和四十五师会议讨论结果的名义向国内发了电报,同时张虎臣也利用他的职权把战场的情况通过特殊途径报告给了方子达。接到电报后不久,国内回电给白崇禧,电文非常简单,上面仅仅只有四个字“便宜行事”。
接到电报的白崇禧顿时大喜,这表示国内已经同意了他的提议,并且把指挥权利交到了他的手中。接下来,白崇禧让张虎臣作为和三十九师沟通的联络官。开始展开防御布置,同时亲自抵达前线和弗兰格尔男爵进行会晤,逐步接受部分防务。
得到中**队的支持,弗兰格尔男爵吊在半空的心总算落了下来,把部分防务交由三十九师和四十五接管,俄罗斯帝国政府军的兵力调配就有了空间,针对苏维埃红军的攻击压力也相应大大减轻。
不多久,远东政府增援的部队也陆续赶到。这么一来虽说防线的兵力比起对面的红军还是远远不足,但局势至少已不再像之前那样严峻。一连几次打退红军的进攻后,弗兰格尔男爵暗暗琢磨是不是故伎重演,和当初西伯利亚战役那般给伏龙芝也来这么一手。
琢磨了一下,弗兰格尔男爵觉得似乎可行,特意找到白崇禧等商议。可这一回,白崇禧连连摇头。并不同意主动出击。
虽然没和伏龙芝正式交过手,但从这些日子的观察来看,伏龙芝绝对是一个不简单的对手。他现在使用的战术是添油战术,从军事角度来看,这种添油战术在攻击中是下策。只有不懂军事的人才会使用。要知道进攻讲究一鼓作气,以最强的力量突破对方最薄弱的点,随后撕裂防线,以取得胜利。添油战术,这种战术从词面上解释就能知道在进攻中在兵力不够的情况下增加一些进攻力量,再不够再增加……如此反复进行,这样一来就使得进攻方根本无法把手指捏成一个拳头,使其发挥出全部力量。反而使得防守一方得到喘息机会,能够调配兵力进行防守。
一个优秀的指挥官绝对不会犯下这样的错误,使用添油战术进行防线突破。伏龙芝的军事素质不仅在整个俄国,就算在世界军界中也是优秀之极的将领,可他偏偏使用了这种“傻瓜”一样的战术,这难道是他昏了头么?如果这样想的话就错了。
经过观察,白崇禧惊讶地发现,伏龙芝的添油战术和普通的添油战术截然不同。他把兵力运用达到了极致,一方面把大部队摆在后面,派出精锐骑兵和步兵师四处活动,以达到骚乱对手和破坏、侦察的目的。另一方面,针对现在红军训练不足、战斗力底下的问题,伏龙芝采取了添油战术和轮番攻击相结合的手段,反复派部队向防线发起进攻。其意不是要突破防线,而是消耗己方的守备力量,同时在攻击中使得部队优胜劣汰,以达到练兵的目的。
这种战术使用方法可以说是闻所未闻,伏龙芝几乎是不把人命看在眼里,要知道在他的指挥下,担任进攻的红军新兵们伤亡率极高,往往一个营撤下来的时候其幸存者只有原来的一半,这还不包括伤残的士兵。
如果是普通军队,在造成20%伤亡率的程度恐怕早就崩溃了。但不要忘记,伏龙芝指挥的是有坚定信念和钢铁般意志的苏维埃红军。这样的部队不要说50%的伤亡率,就算是打光拼光都是有可能的。何况,在进攻中,伤亡率虽然大,可给敌人造成的损失也不小。和俄罗斯帝国政府军相比,苏维埃别的不敢说,人有的是。不断从后方拉来的新兵远远从人数方面绝对压倒对手,就算以2换1,甚至3换1、5换1……,对于伏龙芝来讲都是值得的。
伏龙芝对敌人狠,对自己人更狠,他不愧是斯大林最为看重的将领。前几次战役证实,红军在兵员素质和战斗力方面不如对手的弱点暴露无遗,何况如今中国政府又已向苏维埃宣战,如果按照军事训练方面来看,要把一个刚刚拿起枪的新兵正常训练成一个老兵,没有一年半载的时间根本不够。那怎么办呢?只有让这些新兵直接上战场训练,用血和火使得士兵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的确如此,伏龙芝这种手段得到了斯大林的认可,并效果显著。这也是俄罗斯帝国政府军面对攻击越来越吃力的主要原因。把新部队拉上去,打残一半后撤下来重组整编,接着再来,这种手段使得伏龙芝在最短时间内拥有了几支经过战火考验的精锐部队。
后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维埃也同样使用过这种战术,无论是保卫斯大林格勒还是莫斯科的战役中,横扫欧洲诸国,天下无敌的德国人在这种战术下给碰得头破血流,从而功亏一篑。
白崇禧否定了男爵的提议,因为他看清了伏龙芝的企图。这个对手远比当初的对手更强大,更狡猾,故伎重演非但无法取得效果,弄不好反而遭受巨大损失。
这个时代,由于营养原因,夜盲症发病率极高,虽说中**队和俄罗斯政府军的后期补给较好,但部队中依旧有不少人有夜盲症。至于苏维埃红军那边就更不用提了,连吃饭都勉强的红军部队夜盲症发病率更高。可不代表红军因为这样就失去了夜战的能力,从战场情况来看,伏龙芝早就预备着这手了,他把大部队摆在后面严阵以待,主要就是防备对手夜袭,再加上大量骑兵和精锐步兵师在四周游动,要想瞒天过海故伎重演绝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