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中与高书记谈走私的想法时,他好一阵犹豫,心里知道,这钱肯定大赚,但这责任承担得了吗?

    “这也算是发挥沿海地区的优势吧?”张建中也觉得小心翼翼,“搞海水养殖的时候,也没人干过,县里也很怀疑……当然,搞走私,只能偷着干,更不可能成为经验,广泛进行推广,但是,它却是发展经济的一条捷径,.”

    “必须慎重。”

    “目前,应该是处于一种默许的情况,搞,没人批评,不搞,也没人表扬,如果,我们固步自封,就会失去机会。如果,我们抓住机会,干它一两年,边陲镇的经济就会前进一大步。等到风声紧,不允许搞了,我们马上收手。那时候,我们也囤积了一定资金,下一步发展也就奠定了相对厚实的基础。”

    高书记心动了,这一大堆理由太有说服力。谁都知道个人可以赚取更大的利益,但我们只是为公,为边陲镇的发展。

    “还是征求一下代镇长的意见吧!”

    他充分认识到集体决策的重要性,一个党委书记,两个副书记做出的决策,完全可以证明他们冲这个“红灯”绝没有私欲。

    代镇长还没真正上位,很需要高书记在人大代表会议上的态度,他要大家尊重县委的意见,就能全票通过摘掉前面那个“代”字。他要大家认真行使代表的权力,或许,就有人投反对票。

    那时候,不能全票通过的镇长,是很没面子的。

    “我没意见。”他没有不支持的理由。

    张建中离开后,他还是不得不试探高书记的态度。

    “你真愿意干吗?”

    “我也心大心小。不过,这条捷径很快就能把宿舍楼盖起来。”

    这可是很得人心的事,而且,还可以大大的提高基层干部的待遇,村委会的干部不是总埋怨待遇太低吗?

    “我谈点个人的看法吧!”

    “你说。”

    “我们尽量不要过问总公司的事,更不要过问走私的事,让他一个人去冲。”

    高书记当然明白话中的意思,如果,遇到麻烦,可以推张建中的身上推,书记和镇长要你发展经济,并没要你违法搞走私啊!

    “只要他能保证上调款,我们什么都不管。”

    他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以后,别少了代镇长的好处,上调款多分一个人占不了多少份额,然而,却多了一个同盟者,而且,是最有力的同盟。

    书记镇长的意见统一,在边陲镇还有什么麻烦搞不定?

    张建中又成了急先锋,在前面冲杀。他似乎已经养成了这么一个习惯,似乎不干点事就不舒服,似乎不脱颖而出就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