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五十六章 远来客(1/4)
余靖听到这里瞠目结舌。
郑朗没有认真思考过他这样做的意义,直觉地做了,从太平州到杭州再到西北,多将相关的人召集起来开会协商,这是后来的民主或者是共和风气,宋朝官员并不是这样做的,将门一关,开始造车,然后执行,大不了下去看一看,再做一些修政,那就是好官了,肯定不是真正民主,却给人或多或少尊重的感觉。
做得好,会起到更多的作用,例如现在。
一个峒主大着胆子问:“郑公,你能在两广呆多少时间?”
郑朗和颜一笑,说:“我来不仅是平叛,而是带着皇上的圣意,前来治理大家,给大家一个幸福的生活。既然来了,时间不会短,有可能两三年吧。”
不短也不长,想做宰相的门生,快点加入,否则过了这个村便没有这个店。
孙抗、宋咸、朱寿隆、元绦等人虽不算是顶级的良吏,算是好官了,但听到郑朗第一条后,也是惊讶万分。
郑朗却在看着各个蛮首的表情,来到岭南后,看到许多坏现象,也看到一些好现象,如同秦州蕃子一样,因仰慕汉人喜借汉人种,岭南诸蛮对汉人没有想像的排斥,一些蛮人也多喜欢汉人的服饰,不少人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尽管是南方式的宋朝话。
只要用心的包容,汉化并不难。
没让他失望,诸多蛮首一个个踊跃发言。纷纷表示将子女送来求学,有的呆在深山老林中,还不是很通外面的世务。看到其他人如此,也跟着参与,要求将子女送到新学院来。
这个意义非同小可。他们都是各寨各峒酋首子女,一旦学习汉家文化,必然将汉家的传统带到各峒各寨。从衣冠到礼仪到生活习惯等等,从上往下普及。毕竟象侬智高去考进士,却成谋反分子的人很少。还有一个教育方式问题,天知道侬智高跟什么人后面学习汉家文化的。
这个提议到朝廷后,引起小小的急执,看到郑朗分析种种的利害关系后。也通过了。用钱不多,大不了派一些未通过省试,但有学问的老举子来到桂州,并且桂州也是广西路唯一没有传说中瘴气存在的地区,中原人对这里不是很害怕。
郑朗又压了压手,从中喊出一个畲蛮打扮的人问道:“老翁翁,某问你。你们哪个寨子一亩地能收多少稻谷?”
老者摇头。
沟通有些困难,郑朗不急,看了看地面,用树棍划了一亩地大小的面积,复问道:“这么大一块地。能收多少稻谷?”
这一回明白了,老者答道:“四五斗。”
未必,南方各峒斗很不标准,但上下浮动不会超过四成,与郑朗所得到的情报差不多。郑朗拍了拍手,从他身后走出一个农民,说道:“他是江南太平州的百姓,牛四郎,你来告诉他,太平州一亩地一年能收多少粮食?”
牛四郎小心地答道:“五六石,高者能有七八石。”
整整超过十几倍。
郑朗又拿出一根甘蔗,说道:“若是种甘蔗一年会有多少收入?”
“三四贯吧。”牛四郎不确切地答道,甘蔗利润虽高,但官府控制得严,而且种植颇费时工,又耗地力,牛家虽种了,从未计算过。
郑朗怕大家不明白,毕竟太落后了,又说道:“在岭南,大多数地方一头牛仅值两贯钱,也就是一亩甘蔗种得好,能得到一头半牛。”
郑朗没有认真思考过他这样做的意义,直觉地做了,从太平州到杭州再到西北,多将相关的人召集起来开会协商,这是后来的民主或者是共和风气,宋朝官员并不是这样做的,将门一关,开始造车,然后执行,大不了下去看一看,再做一些修政,那就是好官了,肯定不是真正民主,却给人或多或少尊重的感觉。
做得好,会起到更多的作用,例如现在。
一个峒主大着胆子问:“郑公,你能在两广呆多少时间?”
郑朗和颜一笑,说:“我来不仅是平叛,而是带着皇上的圣意,前来治理大家,给大家一个幸福的生活。既然来了,时间不会短,有可能两三年吧。”
不短也不长,想做宰相的门生,快点加入,否则过了这个村便没有这个店。
孙抗、宋咸、朱寿隆、元绦等人虽不算是顶级的良吏,算是好官了,但听到郑朗第一条后,也是惊讶万分。
郑朗却在看着各个蛮首的表情,来到岭南后,看到许多坏现象,也看到一些好现象,如同秦州蕃子一样,因仰慕汉人喜借汉人种,岭南诸蛮对汉人没有想像的排斥,一些蛮人也多喜欢汉人的服饰,不少人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尽管是南方式的宋朝话。
只要用心的包容,汉化并不难。
没让他失望,诸多蛮首一个个踊跃发言。纷纷表示将子女送来求学,有的呆在深山老林中,还不是很通外面的世务。看到其他人如此,也跟着参与,要求将子女送到新学院来。
这个意义非同小可。他们都是各寨各峒酋首子女,一旦学习汉家文化,必然将汉家的传统带到各峒各寨。从衣冠到礼仪到生活习惯等等,从上往下普及。毕竟象侬智高去考进士,却成谋反分子的人很少。还有一个教育方式问题,天知道侬智高跟什么人后面学习汉家文化的。
这个提议到朝廷后,引起小小的急执,看到郑朗分析种种的利害关系后。也通过了。用钱不多,大不了派一些未通过省试,但有学问的老举子来到桂州,并且桂州也是广西路唯一没有传说中瘴气存在的地区,中原人对这里不是很害怕。
郑朗又压了压手,从中喊出一个畲蛮打扮的人问道:“老翁翁,某问你。你们哪个寨子一亩地能收多少稻谷?”
老者摇头。
沟通有些困难,郑朗不急,看了看地面,用树棍划了一亩地大小的面积,复问道:“这么大一块地。能收多少稻谷?”
这一回明白了,老者答道:“四五斗。”
未必,南方各峒斗很不标准,但上下浮动不会超过四成,与郑朗所得到的情报差不多。郑朗拍了拍手,从他身后走出一个农民,说道:“他是江南太平州的百姓,牛四郎,你来告诉他,太平州一亩地一年能收多少粮食?”
牛四郎小心地答道:“五六石,高者能有七八石。”
整整超过十几倍。
郑朗又拿出一根甘蔗,说道:“若是种甘蔗一年会有多少收入?”
“三四贯吧。”牛四郎不确切地答道,甘蔗利润虽高,但官府控制得严,而且种植颇费时工,又耗地力,牛家虽种了,从未计算过。
郑朗怕大家不明白,毕竟太落后了,又说道:“在岭南,大多数地方一头牛仅值两贯钱,也就是一亩甘蔗种得好,能得到一头半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