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石哈哈笑道:“这有甚么的,俺老马当年可也是带过兵的。更何况大明现所有的卫所指挥使都是必须要学习这些个东西的,当不得什么。”
一翻谦逊的说辞之后,马石又怪笑着道:“真要是论到率兵作战,郑提督未必能比得上令公子。如今这小子,啧啧。”
见马石故意吊自己的胃口,郑芝龙也乐得配合,拱手哀告道:“还请公公告知则个。”
马石笑道:“我倒是忘了你还不知道这事儿,估计旨意要到年后才能下来。
陛下亲自给这小子赐了朱姓,又赐名为成功。这份荣宠,大明开国三百年来也只有郑和郑公公有此殊荣,而郑公公也未得得赐国姓。”
郑芝龙又惊又喜,赶忙向着北方方向拱手道:“愿万死以报陛下厚恩!”
赐姓这种事儿,历史少不少,大明朝也不是没有过。
一个是琉球,当时还是中山国国王,灭了北山国与南山国之后正式定名琉球国,被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赐尚姓。
另一个是太监郑和郑公公,由于当时跟着朱老四混的马和从燕王起兵靖难,出入战阵,在京城的郑村坝之役表现突出,被朱老四赐下了“郑”姓。
至于太祖高皇帝的那些个义子,后来都被赐了归宗,改回了自己原本的姓氏。
剩下的,则是到了武宗朝才有过,只是那只能算是武宗皇帝胡闹而为之,自武宗之后到崇祯皇帝,赐国姓这事儿还是头一回。
而且最关键的是,崇祯皇帝把郑福松给赐了国姓,连名字都一起给赐了,还是成功这两个极有寓意的字眼,摆明了就是把郑福松当成干儿子来养了,郑芝龙如何能不喜?
上一个大明朝皇帝的干儿子,是从小跟着太祖高皇帝打天下的朱文英,归宗之后叫沐英,故昭靖黔宁郡王,以至于云南的黔国公府向来又被称之为沐王府,连朝廷都没有人管这事儿。
当然,沐王府这个叫法没问题,沐国公要是敢喊一声沐王爷,那这就很有问题了崇祯皇帝可以口口声声的把黔国公府称之为沐王府,可是你黔国公要是真把自称一句沐王爷,那就是找死。
现在,他郑芝龙的大儿子,郑福松,被崇祯皇帝赐名赐姓,这是摆明了要当干儿子来养的,估计如果不是崇祯皇帝年纪不太适合,可能真个就要收为义子了。
可就算是如此,以后郑福松被称之为国姓爷那也是没毛病的,当然,现在官方名字已经改成了朱成功,这可是要被附入皇室属籍,成为宗室亲贵,属籍由宗正寺管理的。
也就是说,朱成功以后那也算是有了天大的后台了。
郑芝龙也好,其他的大明百姓也好,拼死拼活的打拼一辈子,可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子子孙孙考虑?
至于自己,烂命一条,无所谓的很。
这会儿的郑芝龙倒是从心底里愿意替崇祯皇帝去死了,虽然这种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想法只存在了那么一刹那的功夫。
看着郑芝龙一副感动的无以名状的模样,马石哈哈笑道:“我说郑提督,现在这旨意还没下来呢,您可得把嘴巴给闭严喽,要不然惹得皇爷不快,这后果可就不好说了。”
郑芝龙拱手道:“公公放心,芝龙省得厉害。”
一翻谦逊的说辞之后,马石又怪笑着道:“真要是论到率兵作战,郑提督未必能比得上令公子。如今这小子,啧啧。”
见马石故意吊自己的胃口,郑芝龙也乐得配合,拱手哀告道:“还请公公告知则个。”
马石笑道:“我倒是忘了你还不知道这事儿,估计旨意要到年后才能下来。
陛下亲自给这小子赐了朱姓,又赐名为成功。这份荣宠,大明开国三百年来也只有郑和郑公公有此殊荣,而郑公公也未得得赐国姓。”
郑芝龙又惊又喜,赶忙向着北方方向拱手道:“愿万死以报陛下厚恩!”
赐姓这种事儿,历史少不少,大明朝也不是没有过。
一个是琉球,当时还是中山国国王,灭了北山国与南山国之后正式定名琉球国,被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赐尚姓。
另一个是太监郑和郑公公,由于当时跟着朱老四混的马和从燕王起兵靖难,出入战阵,在京城的郑村坝之役表现突出,被朱老四赐下了“郑”姓。
至于太祖高皇帝的那些个义子,后来都被赐了归宗,改回了自己原本的姓氏。
剩下的,则是到了武宗朝才有过,只是那只能算是武宗皇帝胡闹而为之,自武宗之后到崇祯皇帝,赐国姓这事儿还是头一回。
而且最关键的是,崇祯皇帝把郑福松给赐了国姓,连名字都一起给赐了,还是成功这两个极有寓意的字眼,摆明了就是把郑福松当成干儿子来养了,郑芝龙如何能不喜?
上一个大明朝皇帝的干儿子,是从小跟着太祖高皇帝打天下的朱文英,归宗之后叫沐英,故昭靖黔宁郡王,以至于云南的黔国公府向来又被称之为沐王府,连朝廷都没有人管这事儿。
当然,沐王府这个叫法没问题,沐国公要是敢喊一声沐王爷,那这就很有问题了崇祯皇帝可以口口声声的把黔国公府称之为沐王府,可是你黔国公要是真把自称一句沐王爷,那就是找死。
现在,他郑芝龙的大儿子,郑福松,被崇祯皇帝赐名赐姓,这是摆明了要当干儿子来养的,估计如果不是崇祯皇帝年纪不太适合,可能真个就要收为义子了。
可就算是如此,以后郑福松被称之为国姓爷那也是没毛病的,当然,现在官方名字已经改成了朱成功,这可是要被附入皇室属籍,成为宗室亲贵,属籍由宗正寺管理的。
也就是说,朱成功以后那也算是有了天大的后台了。
郑芝龙也好,其他的大明百姓也好,拼死拼活的打拼一辈子,可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子子孙孙考虑?
至于自己,烂命一条,无所谓的很。
这会儿的郑芝龙倒是从心底里愿意替崇祯皇帝去死了,虽然这种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想法只存在了那么一刹那的功夫。
看着郑芝龙一副感动的无以名状的模样,马石哈哈笑道:“我说郑提督,现在这旨意还没下来呢,您可得把嘴巴给闭严喽,要不然惹得皇爷不快,这后果可就不好说了。”
郑芝龙拱手道:“公公放心,芝龙省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