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么振华你的意见是什么?”郭钊德问道。

    对谭振华的建议他一向是非常重视的,而经过多次的实践证明,谭振华虽然在大多数时候都非常尊重他的专业意见,但只要他反对,那必然有重要的原因,且按照谭振华的思路去执行的话,也必将取得最丰硕的战果。

    这,也是他在私下里与好友余鹏夏闲聊时,不止一次认为谭振华具有预测未来的能力的原因。

    谭振华答道:“我建议我们将迈出去的第一步放在纽约和东京。”

    纽约,全球金融的中心,更有着华尔街这样的金融圣地,与伦敦比起来,显然更加吸引全球资本的聚集,在郭钊德的计划中,原本是将登陆华尔街当成扩张自家金融版图终极目标的,不过谭振华提出现在就登陆,这当然也可以,保持存在,控制规模和风险,顺便锻炼队伍、发掘人才、积累对这个市场的了解和经验,这本来就是一个新建团队所必须经历的磨合流程,只要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好度就可以了。

    不过谭振华为什么又要将东京特别提出来并列入了第一发展优先项呢?

    对比纽约、伦敦、巴黎、法兰克福这些老牌的国际金融中心,与香江同在亚洲的东京,真正崛起也就是最近这些年的事,无论是规模、影响力或者在国际金融中扮演的地位都还颇有不如,虽然从地理位置上看来,东京与香江更近,沟通指挥起来也更加方便,可是,这样会不会与香江的地位产生冲突?

    郭钊德将这个疑问提了出来。

    谭振华解释道:“东京,是二战之后在米国的支持下逐渐崛起的,可以说是世界金融界的新星,不过要论起历史,也不能就说是短了,毕竟所谓的“六大财团”,与二战之前的几大“财阀”存在着继承或者演变的关系,而随着因“冷战”的需要,米国对倭国各方面的逐渐松绑甚至明暗的支持,倭国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1980年起,倭国的GDP就超过了苏俄,成为了世界上仅次于米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以这点来衡量,东京是除纽约外,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这个没有疑问吧?”

    余鹏夏和郭钊德都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谭振华的说法,谭振华接着说道:“从数字上看,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米国,说他是个经济的巨人显然没有疑问,但是,在我看来,倭国的经济和金融行业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必然爆发,并将让倭国的经济在极短的时间内陷入困境,那种情况一旦发生,也将成为我们的黄金机会,从这次在伦敦的经历我学到了一个经验,你们猜是什么?

    郭钊德稍稍一想便明白了过来,微笑着说道:“振华你不会是想说,罗斯柴尔德联合了一些人合法地打劫了不列颠国库这件事吧?”

    谭振华打了一个响指道:“宾果,钊德你答对了。我们辛辛苦苦地操作汇市,就是为了从中挣到一点小钱,可你看看人家罗斯柴尔德,一方面从汇市上大把地挣钱,一方面又利用汇率迫使不列颠政府低头,从而一举掌握了好几家关系国家

    命脉的企业的控制权,这简直就是一次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进行组合,获取最大利益的教科书式的商业案例啊!”

    他的话引起了在座两位的共鸣,毕竟在刚刚过去的伦敦之战中,这两位都是实际的参与者,郭钊德还是战役的真正指挥者,现在回想起来,罗斯柴尔德的布局和绞杀,都堪称商战经典。

    “那么振华你说的倭国经济的致命弱点又是什么?”余鹏夏好奇地追问道。

    谭振华解释道:“这个对倭国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其经济缺乏独立性。”

    “怎么说?”

    “钊德、鹏夏,我们都知道,从表面上看,倭国从50年代开始,就在米国有意无意地支持下,不断承接西方国家逐步转移的产业,再加上其独特的,以财团为中心的企业群结构,最终达到了现在的成就,成长为全球经济巨人之一、仅次于米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在化工、汽车、电子、造船等各方面与米国展开了市场竞争甚至可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其经济的成功却不能掩盖其政治的羸弱,倭国的政治完全无法自主,如果脱离了米国的所谓“保护”,它将立刻崩溃,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米国,当你发现有一个对手在多方面对你的领导地位已经产生了威胁,而你却握着他的命根子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怎么做?当然是干掉他。”郭钊德毫不犹豫地答道。

    “是啊,干掉他,这是当然的选择,那么,我再做一个假设,在不动用战争这个终极手段的前提下,仅仅使用经济手段,你该怎么达成你的目标,干掉他?”

    这一回,郭钊德思考的时间有点长,过了十多分钟才犹犹豫豫地抬头答道:“如果是我,我可能会考虑操纵汇率,利用手中的政治资本逼迫其主动升值货币50%或者更高,这样一来,由于货币的升值,其出口产品的价格将大大上升,也就降低了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起到狙击其工业产品出口、限制或者延缓其企业的扩张、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目的。”

    谭振华不由得再次对自己的这位“妖刀”伙伴刮目相看,郭钊德提出的这个解决办法,与几年后米国强迫倭国签署并执行的《广场协议》所采用的方法如出一辙,也正是因为这份影响深远的协议,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节奏被打断,陷入了长达三十年或者还要更久的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