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一枝花14 对照组???……(2/7)
“你说,爸妈会同意我考大学吗?”俩小的让老人留在正房了,闹闹得瞿麦都跟方云期住在西厢,东厢就剩下两口子。
方逐溪听向末这么问,就笑,“那你放心,他们呀,不但会同意你考,还会建议你考青北。你信不信?”
嗯?
向末之前的目标是中原农大,一是想着回中原省,能照看老人,又是老家,孩子也有人帮着看,做什么也方便。二呢,也是想系统的学一学农业知识,只有实践没有理论支撑,总觉得还是有不足。
“你是单纯的想学知识。他们是考虑你的未来。考青北最大的好处,不只是有最好的师资,能学到最先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脉。这时候能考上最好的大学的,是真真正正的天之骄子,以后各行各业的顶梁柱,这个同学的人脉是相当厉害的。”方逐溪是亲儿子,对父母了解得显然更多。
方爸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留学的时候,就没有同学和同乡吗?有的。他又在各国旅行过,那个时间点,回国的,跟早期都参军打仗的还不一样,一搬都是学术大拿。他进机械厂,为啥他的工作别人做不了?跟他的留学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跟那些人,能说上话。
人以群分,有时候真是得看你身边的人都是谁的。
向末就听明白意思了,“那这么说,也会同意你读研了?”
方逐溪点头,“不只会同意,还会让我转读机械专业。”
这又是为啥的?
“国家要建设,医生能做的工作就有限了。很快就要到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候,工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非常吃香的。”
“现在就能看那么远?”向末没办法想像,现在连大会都还没开呢,开革开放也没开始,政治环境也没有太大的改善,上面的意见也还不统一,批这个批那个的,还都在搞这些,从哪看出来在搞建设的?
“你呀!好好搞你的事业吧,想不明白的,就别废那个脑子了。”他是当过领导的,级别也不低,可是跟现在方爸方妈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但是有那个基础,他能看到的就更多。
他们是因为知道后面的历史,才知道谁是最终的赢家,可在方家老两口这里,人家就是审时度势了。为啥在这个时候,能这么干脆的就来京城了?再看看他俩任职的部门,哪一个不是在关键时刻能起到关键作用的地方?方爸从机械厂,一步跳到教育部门,这是多大的跨度,是什么眼界?再想想梅老爷子,他干过的那些事儿,抗日的时候,人家在山上,都是当土匪,人家连劫富济贫的事儿都不干。干啥呢?专门劫二鬼子,那些人有钱啊,还坏。利国利民又利己。鬼子找跑了,人家就下山,一转身成有钱的老好人了,结交的还都是三教九流,窝在郊县的农村里,就是不跟当局打交道,还亲自送闺女上了战场。建国之后,人家跟着闺女归隐田园,大隐隐于市了,天天小酒喝着,小日子过着,不知道多自在。然后大风起了,家里就稳稳当当的,没受到多少牵连。可这刚看到点曙光,人家当机立断的就让闺女两口子进京了。难道以前就没有找过吗?怎么可能呢!就是方家,中原省是什么地方?生意做那么大,能跟当局关系差得了?那人脉能少?但人家就是保全了。
水深着呢!真正的高人,是方家和梅家的两个老爷子。特别是梅家的老爷子,天天在小酒馆里听着客人天南海北的侃,对时事的把握,相当精准了。
方爸方妈的火侯还要差上一些。
不过也够了。
这不是,一根筋只会做事的向末,就没弄明白人家是什么看出来大势的吗?
这么一想,唉,没有他的话,向末可怎么办呀?要是哪次任务,没给她身份上开挂,让她一穷二白的开局,不得让人卖了还要帮人家数钱啊?
这愁人劲儿的。看来还是得他跟着。
向末哪知道方逐溪脑子里算计得那些呢?还把她看得扁扁的,快要不能自理了。特别听话的,人家不让她想了,她就真不想了,翻身往人怀里一滚,伸手把人家腰一抱,找到最喜欢的位置,美滋滋的睡觉了。
就是这么心大。
方逐溪听向末这么问,就笑,“那你放心,他们呀,不但会同意你考,还会建议你考青北。你信不信?”
嗯?
向末之前的目标是中原农大,一是想着回中原省,能照看老人,又是老家,孩子也有人帮着看,做什么也方便。二呢,也是想系统的学一学农业知识,只有实践没有理论支撑,总觉得还是有不足。
“你是单纯的想学知识。他们是考虑你的未来。考青北最大的好处,不只是有最好的师资,能学到最先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脉。这时候能考上最好的大学的,是真真正正的天之骄子,以后各行各业的顶梁柱,这个同学的人脉是相当厉害的。”方逐溪是亲儿子,对父母了解得显然更多。
方爸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留学的时候,就没有同学和同乡吗?有的。他又在各国旅行过,那个时间点,回国的,跟早期都参军打仗的还不一样,一搬都是学术大拿。他进机械厂,为啥他的工作别人做不了?跟他的留学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跟那些人,能说上话。
人以群分,有时候真是得看你身边的人都是谁的。
向末就听明白意思了,“那这么说,也会同意你读研了?”
方逐溪点头,“不只会同意,还会让我转读机械专业。”
这又是为啥的?
“国家要建设,医生能做的工作就有限了。很快就要到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候,工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非常吃香的。”
“现在就能看那么远?”向末没办法想像,现在连大会都还没开呢,开革开放也没开始,政治环境也没有太大的改善,上面的意见也还不统一,批这个批那个的,还都在搞这些,从哪看出来在搞建设的?
“你呀!好好搞你的事业吧,想不明白的,就别废那个脑子了。”他是当过领导的,级别也不低,可是跟现在方爸方妈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但是有那个基础,他能看到的就更多。
他们是因为知道后面的历史,才知道谁是最终的赢家,可在方家老两口这里,人家就是审时度势了。为啥在这个时候,能这么干脆的就来京城了?再看看他俩任职的部门,哪一个不是在关键时刻能起到关键作用的地方?方爸从机械厂,一步跳到教育部门,这是多大的跨度,是什么眼界?再想想梅老爷子,他干过的那些事儿,抗日的时候,人家在山上,都是当土匪,人家连劫富济贫的事儿都不干。干啥呢?专门劫二鬼子,那些人有钱啊,还坏。利国利民又利己。鬼子找跑了,人家就下山,一转身成有钱的老好人了,结交的还都是三教九流,窝在郊县的农村里,就是不跟当局打交道,还亲自送闺女上了战场。建国之后,人家跟着闺女归隐田园,大隐隐于市了,天天小酒喝着,小日子过着,不知道多自在。然后大风起了,家里就稳稳当当的,没受到多少牵连。可这刚看到点曙光,人家当机立断的就让闺女两口子进京了。难道以前就没有找过吗?怎么可能呢!就是方家,中原省是什么地方?生意做那么大,能跟当局关系差得了?那人脉能少?但人家就是保全了。
水深着呢!真正的高人,是方家和梅家的两个老爷子。特别是梅家的老爷子,天天在小酒馆里听着客人天南海北的侃,对时事的把握,相当精准了。
方爸方妈的火侯还要差上一些。
不过也够了。
这不是,一根筋只会做事的向末,就没弄明白人家是什么看出来大势的吗?
这么一想,唉,没有他的话,向末可怎么办呀?要是哪次任务,没给她身份上开挂,让她一穷二白的开局,不得让人卖了还要帮人家数钱啊?
这愁人劲儿的。看来还是得他跟着。
向末哪知道方逐溪脑子里算计得那些呢?还把她看得扁扁的,快要不能自理了。特别听话的,人家不让她想了,她就真不想了,翻身往人怀里一滚,伸手把人家腰一抱,找到最喜欢的位置,美滋滋的睡觉了。
就是这么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