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刘文兴又命人凿开了几处墙壁,推倒几座房屋。折增修看见刘文兴的部下抬着不少柴禾、煤炭赶来,心道不好:“明军要放火!”

    袁时中还来不及阻止,火就点起来了。之前因为担心折增修放火,卢象升特意把他们安排在了府城的东南角,寒冬腊月,西北风正劲,他们放火也是烧自己。但是因为城墙夹角的影响,这里的气流很乱,所以袁时中也不敢贸然火攻,怕引起波及全城的火灾。

    没想到,火焰仿佛是受刘文兴指挥一样,直扑向清军。之前挖掘的防火沟阻挡了火势向其他地方蔓延,而凿开的墙壁则成了气流的通道。

    刘文兴笑道:“打仗是科学,光凭勇力是没用的,我虽然不能冲锋陷阵,可一样能打胜仗。飞天龙这个蠢才,从来都不懂这个道理。”他又有些失落,“具体的计算虽是我靠经验得出的,可这风、火、墙三者关系的基本道理,还有术算之法,都是活阎王教我的。”

    清军只得向防火沟冲来,袁时中和牛成虎便在这里张网以待,集中了许多轻型火炮,对试图跨越壕沟的清军进行猛烈射击。在这样的近战中,就算是一般的土炮,也能有效地杀伤敌人,喷射出的铁砂、碎石等物打得清军鬼哭狼嚎。就算进入近战,明军有人数和地形的优势,牛成虎的家丁和袁时中部下那些接受了卢象升长期训练的士兵足以压制清军。

    但是还没等刘文兴得意多一会儿,城头便传来了一阵爆炸声。

    武大定挣扎着爬起来,检查了一下,确认身上没少什么零件,幸好他早有先见之明,知道离大炮远点。刚才城头有一门大炮因为装药过多炸膛了,卢象升离开五年,大名府还是有很明显的变化的,比如说团练的素质明显下降了。

    此时的清军已经在城下垒起了一座土堆,顺着土堆向上攀爬,用短梯就能登上城头。刚才的爆炸导致了很多士兵脱离岗位,武大定喊道:“兄弟们!……”话音未落,一柄斧头正中他的顶门。

    有时候,人的命运还是很难由自己掌控的,运数到了,不想当英雄也得当。

    武大定之死导致城防出现了巨大的缺口,清军源源不断地登上了城墙。城上城下的清军齐声欢呼,根据他们以往的经验,明军只有在有城墙依靠的时候才有斗志,城墙一破,事情就解决了。

    “卢公来了!”明军也欢呼了起来,武大定已死,杨国柱又在城墙另一头,卢象升现在已经无将可用,必须自己上了。

    卢象升身披重甲,带着自己的督标亲兵上了城。因为父亲去世未久,他身上还披麻戴孝。城头各处均爆发血战,不断有人坠落城下。

    此时在大名府城西南九十里外的回隆镇,孙传庭的军队也在和清军激战。

    这里是一片无险可守的大平原,孙传庭本来是不愿在这样的地方和清军战斗的,但为了救援大名,也只能如此。好在孙传庭事先做了准备,在前一天晚上于回隆镇扎下了坚固的营盘,刚一遭到清军的突袭,明军立刻撤回了营盘,用战车构筑防线抵抗。

    多尔衮指挥的三万清军和孙传庭指挥的三万明军,围绕着回隆镇展开了激战。战斗一开始明军就陷入不利状态,一连鹰杨光甫被一发炮弹击中,当场身亡,明军只能据守营盘打放火器,拼死抵挡清军的攻势。

    郭应聘、孙天福、李茂春、杨秀头、刘忠、高汝利这些人在陕西反王中都只是二流人物,他们可没有像高迎恩那样和清军硬碰硬的能力。但是连成一体的木栅、土墙、壕沟、战车给了他们安全感,防守暂时还不成问题。

    卢象升、孙传庭两部明军加上大名乡勇五万余人,清军五万余人,在大名和回隆镇两个战场上展开了殊死搏杀。而卢象升和孙传庭焦急等待的高起潜的援军,尚在东边二百里外的东昌。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援军,一支四千人左右的队伍悄然逼近了战场。

    “点灯子,你素来足智多谋,看看现在这个局面,我们怎么办?”刘国能问道。赵胜在军营里潜伏了一段时间,但觉得没什么意思,直接向刘国能表明了身份。反正刘国能本来就怀疑他们是闯军,还不如直说。赵胜与刘国能出身相近,共同语言多,过去关系一直很好。赵胜对于刘国能的人品还比较信得过,在这种国家危亡的关头,刘国能不会随意挑起内衅。

    探骑带回的消息显示战场情况非常严峻,刘国能有三千人,赵胜有一千人,说少不少,说多也真不多。无论是去救援卢象升还是去救援孙传庭,都是杯水车薪。

    赵胜说:“等刘良佐、牟文绶、马进忠他们三个来肯定是来不及了,只凭我们又不可能解围。如果卢孙两军都被建虏消灭,这大明江山也就去了一半了。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我们诈作关宁军,大张旗鼓地从东面救援大名,看清兵作何反应。不管怎么样,他们总得分出一部分兵力来。”

    冒充关宁军对于别的反王队伍来说可能很困难,即便是刘国能这样已经做了官军的,也很难不让和关宁军交战多年的清军看出来。但对于闯军来说,冒充关宁军那是传统技能,而且赵胜手下还有一些人真的曾经是关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