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得胜的猫儿欢似虎,落败的凤凰不如鸡。一脸疲惫满心郁闷的刘世熙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右布政使司衙门三堂,两眼冒着腾腾火花,怒气冲冲地坐在椅上,嘴上怒吼道:“这两个不知死活的东西,竟敢如此无礼。等有机会,老子一定让你因为得罪了我而后悔八辈子。”说着顺手将茶盏狠狠地摔在地上,大喊道:“来人啦,取草人来。”
见到老爷脸上蒙着一层阴霾,熟知刘世熙性情的随从刘祺和刘禧立马就知道老爷今天是吃了瘪受了气,大气都不敢出地战战兢兢站在门外候着,耳朵竖得高高的,生怕听漏了老爷的召唤。此时听见老爷的一声吼,他俩不由地身上抖了三抖,赶忙应了一声,然后连跑带颠地拿来四个用干草扎成的草人、一把普通的短刀、几根长约五寸的铁针以及一叠黄表纸等物品。刘府的随从仆役对刘世熙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后的反应早就习以为常,像草人、短刀、尖针之类的物品时时准备妥当,随时提供给自家老爷通过刀刺草人来发泄心中的怒气。
刘世熙提起一支斑竹管镶象牙长锋狼毛笔,在一方鸭头绿洮砚中重重一蘸,在两张色泽通黄的黄表纸上先后写了“孙之焕”和“张阶”两个名字,然后用尖针将这两张黄表纸分别钉在两个一尺长的草人身上。
刘世熙拿起短刀掂了掂,脸上因肌肉僵直变得格外狰狞可怖,血液上涌,脸色变成了猪肝色。他冲着草人吐了一口唾沫,举起刀狠巴巴地刺向草人的身躯,一边刺着,一边恶狠狠地骂着。
在两个草人身上连续刺了十几刀后,刘世熙这才感到胸中的愤懑之气得到了发泄,脸色也恢复了正常。他放下短刀,双手互擦了两下,朝着随从冷漠地说:“刘祺刘禧你们把这些东西拿走。”
刘祺刘禧收拾好草人等物品,拿起刚走到门口。刘世熙又平静地问道:“少爷到哪里去了?”
个子不高,眼睛中透着机灵的刘祺转身躬身答道:“老爷,少爷今日一早便出门了,小人问少爷去哪里,少爷当时就怒了,踢了小人一脚,骂小人多管闲事。”
刘世熙“哦”了一声,接着说:“刘祺你去告诉三夫人,午饭后我在她房里午睡。”说完坐在椅上开始闭目养神。
刘祺知道刘世熙受了气后,还要在女人身上大加鞭挞来取得心理上的安慰和平衡,而这个三夫人是南京秦淮河画舫上的花旦,据说床笫功夫最是了得,也就为此,刘世熙不顾家人反对,硬是纳了她做三夫人。聪明的他没有多问,只是应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刘禧进门禀报说西安右护卫指挥佥事林同前来拜访。
刘世熙吩咐刘禧将客人引到花厅看茶,说自己一会儿就过去。
对老爷的做法,就连粗胳膊粗腰粗脑瓜的刘禧也感到奇怪,不由地犹豫了一下。
在当下的大明国有个重文轻武的怪现象,武官天生就比文官矮上一头。在官场上,六品守备见了七品知县,居然要像下属一样先作揖请安,而知县却摆足了架子,可还礼亦可不还礼。按理说,卫指挥佥事也就是个正四品,刘世熙作为从二品右布政使,完全可以自恃身份在三堂像接见下属一般接待林同,而不必如同接待都司、臬司那样放在花厅这样轻松随意的场合。
刘禧刚想问问老爷是不是自己听错了,并告诉他林同现已在堂外等候通禀,就被刘世熙挥挥手赶了出去。
右布政使衙署的花厅在西跨院,三间大小,门窗斗拱浮圆透漏雕工绝伦,透过打开的花格子大窗子可以领略到院中初春的气息。屋内摆着全是水磨楠木桌椅,靠着后门有个八扇樟木屏风,上面画的是贺知章、汝阳王李琎、李适、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个唐代好饮酒赋诗的“酒中八仙”,水墨粗笔,劲健犷悍,一眼便可看出是承继了梁凯遗法的大元庐陵画家,有“老画师”之称的颜辉之大作。屏风上悬着一个白底墨字小匾,上面是“诗来云受”四个字。
林同刚一落座,便上下左右打量了一圈花厅陈设,指着屏风笑着问刘禧:“你家老爷刚从江西过来,这八扇屏风当是他从南昌带过来的吧?”
没等刘禧答话,门外就传来了刘世熙的爽朗笑声:“子和兄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出这座屏风是我从江西带过来的,令人佩服啊佩服。”
林同看着推门而入的刘世熙,笑吟吟地叫着刘世熙的表字说:“长宪兄,花厅布置古朴雅致,所挂的字画也透着书香气,惟有这屏风画着尽是一些酒肉之徒,你不觉得放在这里是……是茅屋上安兽头,不太相称么?”
“子和兄,听你所言就知道你是吹竽的南郭先生。这八人可是大唐鼎鼎有名的饮中八仙,除了世人皆知的第五位诗仙李太白、第六位草圣张旭外,其他的四门博士贺知章之旷达、汝阳王李琎之率真、左丞相李适之之简率、齐国公崔宗之之潇洒、太子左庶子苏晋之耽禅、布衣焦遂之高谈,都是任其性直,逞其才俊,讨厌世事浑浊而借酒自我显露。假如八人在当今圣世,哪个不是元恺之伦,当世之才。”
“长宪兄,你就甭山小雀翻筋头,卖弄你那花屁股了。兄弟我就是一个比碾盘还粗的老粗丘八,哪里比得上你这条满肚子墨汁到处乱喷的乌贼鱼。”林同乜斜着眼撇着嘴不屑地说:“夜饭少吃,闲话少扯,兄弟我这次来就为一件事,江西昌王府又飞鸽传书询问今年向番地贩茶之事。”
“看来昌王府财力困匮了,还是把目光盯在了西北私茶上了。”刘世熙感慨地说了一句:“昌府那帮谋士又在瞎出主意乱参谋,胡搞一场,难道不知西北地区茶课惟川、陕最重。杨应宁乃督理陕西马政出身,极重茶课,一再上疏朝廷要求恢复茶马旧制,起巡禁之官,严私贩之禁,处茶园之课,广价茶之积。如今他身居总制,打击兴贩私茶不遗余力,凡冒犯者,不分其身份地位,亦不管其兴贩地点,不拘斤数,事发,并知情歇家牙保,俱问发边卫充军。”
林同是个武官,对茶马之事略知一二,也不由地发着牢骚说:“昌府近来筹措钱款催促很急,也不知这么多的钱财填到那个无底洞里去了。长宪兄,既然私茶不行,他杨应宁不是在搞招商买茶吗,我们何不……”
见到老爷脸上蒙着一层阴霾,熟知刘世熙性情的随从刘祺和刘禧立马就知道老爷今天是吃了瘪受了气,大气都不敢出地战战兢兢站在门外候着,耳朵竖得高高的,生怕听漏了老爷的召唤。此时听见老爷的一声吼,他俩不由地身上抖了三抖,赶忙应了一声,然后连跑带颠地拿来四个用干草扎成的草人、一把普通的短刀、几根长约五寸的铁针以及一叠黄表纸等物品。刘府的随从仆役对刘世熙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后的反应早就习以为常,像草人、短刀、尖针之类的物品时时准备妥当,随时提供给自家老爷通过刀刺草人来发泄心中的怒气。
刘世熙提起一支斑竹管镶象牙长锋狼毛笔,在一方鸭头绿洮砚中重重一蘸,在两张色泽通黄的黄表纸上先后写了“孙之焕”和“张阶”两个名字,然后用尖针将这两张黄表纸分别钉在两个一尺长的草人身上。
刘世熙拿起短刀掂了掂,脸上因肌肉僵直变得格外狰狞可怖,血液上涌,脸色变成了猪肝色。他冲着草人吐了一口唾沫,举起刀狠巴巴地刺向草人的身躯,一边刺着,一边恶狠狠地骂着。
在两个草人身上连续刺了十几刀后,刘世熙这才感到胸中的愤懑之气得到了发泄,脸色也恢复了正常。他放下短刀,双手互擦了两下,朝着随从冷漠地说:“刘祺刘禧你们把这些东西拿走。”
刘祺刘禧收拾好草人等物品,拿起刚走到门口。刘世熙又平静地问道:“少爷到哪里去了?”
个子不高,眼睛中透着机灵的刘祺转身躬身答道:“老爷,少爷今日一早便出门了,小人问少爷去哪里,少爷当时就怒了,踢了小人一脚,骂小人多管闲事。”
刘世熙“哦”了一声,接着说:“刘祺你去告诉三夫人,午饭后我在她房里午睡。”说完坐在椅上开始闭目养神。
刘祺知道刘世熙受了气后,还要在女人身上大加鞭挞来取得心理上的安慰和平衡,而这个三夫人是南京秦淮河画舫上的花旦,据说床笫功夫最是了得,也就为此,刘世熙不顾家人反对,硬是纳了她做三夫人。聪明的他没有多问,只是应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刘禧进门禀报说西安右护卫指挥佥事林同前来拜访。
刘世熙吩咐刘禧将客人引到花厅看茶,说自己一会儿就过去。
对老爷的做法,就连粗胳膊粗腰粗脑瓜的刘禧也感到奇怪,不由地犹豫了一下。
在当下的大明国有个重文轻武的怪现象,武官天生就比文官矮上一头。在官场上,六品守备见了七品知县,居然要像下属一样先作揖请安,而知县却摆足了架子,可还礼亦可不还礼。按理说,卫指挥佥事也就是个正四品,刘世熙作为从二品右布政使,完全可以自恃身份在三堂像接见下属一般接待林同,而不必如同接待都司、臬司那样放在花厅这样轻松随意的场合。
刘禧刚想问问老爷是不是自己听错了,并告诉他林同现已在堂外等候通禀,就被刘世熙挥挥手赶了出去。
右布政使衙署的花厅在西跨院,三间大小,门窗斗拱浮圆透漏雕工绝伦,透过打开的花格子大窗子可以领略到院中初春的气息。屋内摆着全是水磨楠木桌椅,靠着后门有个八扇樟木屏风,上面画的是贺知章、汝阳王李琎、李适、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个唐代好饮酒赋诗的“酒中八仙”,水墨粗笔,劲健犷悍,一眼便可看出是承继了梁凯遗法的大元庐陵画家,有“老画师”之称的颜辉之大作。屏风上悬着一个白底墨字小匾,上面是“诗来云受”四个字。
林同刚一落座,便上下左右打量了一圈花厅陈设,指着屏风笑着问刘禧:“你家老爷刚从江西过来,这八扇屏风当是他从南昌带过来的吧?”
没等刘禧答话,门外就传来了刘世熙的爽朗笑声:“子和兄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出这座屏风是我从江西带过来的,令人佩服啊佩服。”
林同看着推门而入的刘世熙,笑吟吟地叫着刘世熙的表字说:“长宪兄,花厅布置古朴雅致,所挂的字画也透着书香气,惟有这屏风画着尽是一些酒肉之徒,你不觉得放在这里是……是茅屋上安兽头,不太相称么?”
“子和兄,听你所言就知道你是吹竽的南郭先生。这八人可是大唐鼎鼎有名的饮中八仙,除了世人皆知的第五位诗仙李太白、第六位草圣张旭外,其他的四门博士贺知章之旷达、汝阳王李琎之率真、左丞相李适之之简率、齐国公崔宗之之潇洒、太子左庶子苏晋之耽禅、布衣焦遂之高谈,都是任其性直,逞其才俊,讨厌世事浑浊而借酒自我显露。假如八人在当今圣世,哪个不是元恺之伦,当世之才。”
“长宪兄,你就甭山小雀翻筋头,卖弄你那花屁股了。兄弟我就是一个比碾盘还粗的老粗丘八,哪里比得上你这条满肚子墨汁到处乱喷的乌贼鱼。”林同乜斜着眼撇着嘴不屑地说:“夜饭少吃,闲话少扯,兄弟我这次来就为一件事,江西昌王府又飞鸽传书询问今年向番地贩茶之事。”
“看来昌王府财力困匮了,还是把目光盯在了西北私茶上了。”刘世熙感慨地说了一句:“昌府那帮谋士又在瞎出主意乱参谋,胡搞一场,难道不知西北地区茶课惟川、陕最重。杨应宁乃督理陕西马政出身,极重茶课,一再上疏朝廷要求恢复茶马旧制,起巡禁之官,严私贩之禁,处茶园之课,广价茶之积。如今他身居总制,打击兴贩私茶不遗余力,凡冒犯者,不分其身份地位,亦不管其兴贩地点,不拘斤数,事发,并知情歇家牙保,俱问发边卫充军。”
林同是个武官,对茶马之事略知一二,也不由地发着牢骚说:“昌府近来筹措钱款催促很急,也不知这么多的钱财填到那个无底洞里去了。长宪兄,既然私茶不行,他杨应宁不是在搞招商买茶吗,我们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