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争总不能执拗地,令三路大军一直北向吧,真要攻到黄河岸边,那后勤补给线就拉得过长了,大将军府甚至还没有征募起足够的民役,来保证此战的运输。
而吴争手中可用的兵力,也就泰州卫、吴淞卫五万人,加上方国安一万和陈胜、池二憨做为预备队的五千人,这样六、七万的兵力,攻下扬州还行,染指淮安府也成,可再往北,那肯定就不行了。
吴争不得不防备万一。
到时阿济格,只要动用三万人东向,击宝应、盐城一线,北伐军各卫就会被拦腰切断。
所以,不管收复扬州还是淮安,徐州的清军如果不动,那所有的胜利,都是昙花一现。
八万清军,随时可以大举南向、东向,自己不可能将五、六万北伐军,一直驻守在江北,这样,南面十几府之地,压力就太大了。
只有将徐州清军引出来,此战中趁机消灭掉一半,至少得三成以上,那么,泰州卫就能够应付了,或者最多让方国安军团在江北协防就是。
这样,各卫可以返回原驻地,继续驻防各府,对局势并无大的影响。
可问题是,徐州有八万清军,清廷真要是被逼急了,调京畿驻防八旗或者汉八旗南下助阵,那自己就会弄巧成拙,吃不了兜着走。
此战最关键之处,在于一个度,打痛它,但不能逼它狗急跳墙。
自己要吃到肉,但不能陷入决战的泥沼。
如何拿捏好这个度呢?
吴争蹩眉深思起来。
……。
兴化大捷,是种偶然,但也是必然。
偶然,说得是兴化城清军主将巴山,确实不是个可以独当一面之人,这种性格的人,只适合受人指挥,而非指挥人,做副将或者是先锋非常合适,勇猛,可为突破之不二人选。
但这种性格的人,一旦遭遇突然变故,受到敌人的讥讽和谩骂,就会丧失理智。
事实上,巴山有使用火器和应对火器的最基本经验,毕竟清军有火炮、火铳已经有些年头了。
但巴山更喜欢战马,认为胯下战马更可控,满人就是马上得的天下嘛。
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仅仅是巴山,清廷中层以上的将领都是这个观念。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朝廷改变军备的方向,他们将被不可避免的淘汰。
无法叫醒装睡的人,这就是清廷在组建火枪新军和水师时,遭遇到中上层带兵将领的最大阻力。
而吴争手中可用的兵力,也就泰州卫、吴淞卫五万人,加上方国安一万和陈胜、池二憨做为预备队的五千人,这样六、七万的兵力,攻下扬州还行,染指淮安府也成,可再往北,那肯定就不行了。
吴争不得不防备万一。
到时阿济格,只要动用三万人东向,击宝应、盐城一线,北伐军各卫就会被拦腰切断。
所以,不管收复扬州还是淮安,徐州的清军如果不动,那所有的胜利,都是昙花一现。
八万清军,随时可以大举南向、东向,自己不可能将五、六万北伐军,一直驻守在江北,这样,南面十几府之地,压力就太大了。
只有将徐州清军引出来,此战中趁机消灭掉一半,至少得三成以上,那么,泰州卫就能够应付了,或者最多让方国安军团在江北协防就是。
这样,各卫可以返回原驻地,继续驻防各府,对局势并无大的影响。
可问题是,徐州有八万清军,清廷真要是被逼急了,调京畿驻防八旗或者汉八旗南下助阵,那自己就会弄巧成拙,吃不了兜着走。
此战最关键之处,在于一个度,打痛它,但不能逼它狗急跳墙。
自己要吃到肉,但不能陷入决战的泥沼。
如何拿捏好这个度呢?
吴争蹩眉深思起来。
……。
兴化大捷,是种偶然,但也是必然。
偶然,说得是兴化城清军主将巴山,确实不是个可以独当一面之人,这种性格的人,只适合受人指挥,而非指挥人,做副将或者是先锋非常合适,勇猛,可为突破之不二人选。
但这种性格的人,一旦遭遇突然变故,受到敌人的讥讽和谩骂,就会丧失理智。
事实上,巴山有使用火器和应对火器的最基本经验,毕竟清军有火炮、火铳已经有些年头了。
但巴山更喜欢战马,认为胯下战马更可控,满人就是马上得的天下嘛。
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仅仅是巴山,清廷中层以上的将领都是这个观念。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朝廷改变军备的方向,他们将被不可避免的淘汰。
无法叫醒装睡的人,这就是清廷在组建火枪新军和水师时,遭遇到中上层带兵将领的最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