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后,大周国的使团历经跋涉,终于来到了北国的都城。
使团中的唐韵竹掀开车帘,望着热闹繁华的街市,心却早已飞到了北国的皇宫里,那里有她朝思暮想的人。
放下车帘后,唐韵竹的思绪不禁回到了从前,那个明媚的夏日。
身为大周国封疆大吏的千金,唐韵竹在那个夏日跟随母亲回到了上京,又时常跟随母亲出入皇宫,自然而然地与宫中的皇子公主和其他达官子弟聚在一起。
人群中,唐韵竹总能注意到有一个沉默寡言的少年,在喧闹的周遭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过,在一次游园会中,她看见那位少年写了一首隽秀的好字,当即对他佩服不已。事后,她才知道,那位少年不是大周国人,而是来自北国的四皇子。他来北国游学,但实际上是大周国点名要的质子。
那位少年不仅文采斐然,还擅于骑射,听说他从小就勤于练习,很是精通骑射之道。可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少年,却有着一双忧郁的眼睛。听说他自幼没了母亲,由父亲和其他宫妃抚养长大,如今又来到了形势复杂的大周,进退都要极为小心才行。
不知是出于欣赏,还是出于怜惜,唐韵竹开始接近那位少年,与他一起谈诗论道,在他受伤时多次去探望他。
说起那次从马上摔下来,唐韵竹始终气愤难平。少年十分擅于骑术,听说曾在北国多次力夺头筹,那次普通的骑马比赛,他却从马上跌落,多处受伤。随即,他旁边的人笑得诡异异常。大周国的认真观看比赛的唐韵竹当即意识到,他是被人暗中使了绊子。过后,唐韵竹不顾一切地去找对方理论,却被对方否认得彻底,还被嘲笑个不停。气呼呼的唐韵竹要去找太后评理,却被得知消息的少年拦了下来。
“我很快就可以痊愈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伤,千万不要生出事端才好。”少年说话时眼神中有着让人无比心疼的“审时度势”。
唐韵竹仍旧气不过,“哼,不服气就光明正大地比试一番,暗中使手脚算什么本事。他不过是仗着他父亲的头衔趁势欺人罢了。”唐韵竹越想越气,越气就越想吃东西,最后将少年桌子上的水果和点心一扫而光。
少年看着唐韵竹吃完东西之后依旧气鼓鼓的小脸,不由得笑了笑,笑容仿佛夏日绽放的栀子花,明媚且耀眼。
后来,唐韵竹还是找机会,将那人从头到脚数落了一顿。她双手掐腰,怒目而视,当众将对方骂了个狗血淋头。她不在乎别人说她不够温婉娴淑,她宁愿将心头的火气发泄出去,也不要藏在心里,越想越憋屈。
时间长了,有人说她是少年的跟班。少年去哪里,她就去哪里。他去骑马练剑,她就守候在一旁,时不时地给他端茶递水。他去读书写字,她也在一旁温书。只要能够看见他,跟在他身旁,她就感觉无比的心满意足。
由于她从小在边疆长大,父母娇生惯养,她在师父教习骑射时时常偷懒,私下里也甚少练习,因此在射箭比赛时,箭头能飞到靶场之外。
少年见她的射箭功夫实在不过关,便亲手教她如何一点点练习。
夕阳下,少年带着她骑在马上,教她拉弓射箭。
唐韵竹与他共乘一骑,心里很是雀跃,心思根本没放在练习骑射上。
“眼睛要看着前方。”他耐心叮嘱道。
唐韵竹连忙努力看着前方,随即,在他的带动下,自己生平第一次将箭射在了靶上。
“就这样,按照我说的方法,接下来你自己练。”少年说完之后便下了马,站在一旁看着她。
独自坐在马上的唐韵竹无比紧张,她刚才压根就没听见他说了哪些要领。
别无他法之下,唐韵竹只好拉弓,准备瞄准靶心。
使团中的唐韵竹掀开车帘,望着热闹繁华的街市,心却早已飞到了北国的皇宫里,那里有她朝思暮想的人。
放下车帘后,唐韵竹的思绪不禁回到了从前,那个明媚的夏日。
身为大周国封疆大吏的千金,唐韵竹在那个夏日跟随母亲回到了上京,又时常跟随母亲出入皇宫,自然而然地与宫中的皇子公主和其他达官子弟聚在一起。
人群中,唐韵竹总能注意到有一个沉默寡言的少年,在喧闹的周遭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过,在一次游园会中,她看见那位少年写了一首隽秀的好字,当即对他佩服不已。事后,她才知道,那位少年不是大周国人,而是来自北国的四皇子。他来北国游学,但实际上是大周国点名要的质子。
那位少年不仅文采斐然,还擅于骑射,听说他从小就勤于练习,很是精通骑射之道。可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少年,却有着一双忧郁的眼睛。听说他自幼没了母亲,由父亲和其他宫妃抚养长大,如今又来到了形势复杂的大周,进退都要极为小心才行。
不知是出于欣赏,还是出于怜惜,唐韵竹开始接近那位少年,与他一起谈诗论道,在他受伤时多次去探望他。
说起那次从马上摔下来,唐韵竹始终气愤难平。少年十分擅于骑术,听说曾在北国多次力夺头筹,那次普通的骑马比赛,他却从马上跌落,多处受伤。随即,他旁边的人笑得诡异异常。大周国的认真观看比赛的唐韵竹当即意识到,他是被人暗中使了绊子。过后,唐韵竹不顾一切地去找对方理论,却被对方否认得彻底,还被嘲笑个不停。气呼呼的唐韵竹要去找太后评理,却被得知消息的少年拦了下来。
“我很快就可以痊愈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伤,千万不要生出事端才好。”少年说话时眼神中有着让人无比心疼的“审时度势”。
唐韵竹仍旧气不过,“哼,不服气就光明正大地比试一番,暗中使手脚算什么本事。他不过是仗着他父亲的头衔趁势欺人罢了。”唐韵竹越想越气,越气就越想吃东西,最后将少年桌子上的水果和点心一扫而光。
少年看着唐韵竹吃完东西之后依旧气鼓鼓的小脸,不由得笑了笑,笑容仿佛夏日绽放的栀子花,明媚且耀眼。
后来,唐韵竹还是找机会,将那人从头到脚数落了一顿。她双手掐腰,怒目而视,当众将对方骂了个狗血淋头。她不在乎别人说她不够温婉娴淑,她宁愿将心头的火气发泄出去,也不要藏在心里,越想越憋屈。
时间长了,有人说她是少年的跟班。少年去哪里,她就去哪里。他去骑马练剑,她就守候在一旁,时不时地给他端茶递水。他去读书写字,她也在一旁温书。只要能够看见他,跟在他身旁,她就感觉无比的心满意足。
由于她从小在边疆长大,父母娇生惯养,她在师父教习骑射时时常偷懒,私下里也甚少练习,因此在射箭比赛时,箭头能飞到靶场之外。
少年见她的射箭功夫实在不过关,便亲手教她如何一点点练习。
夕阳下,少年带着她骑在马上,教她拉弓射箭。
唐韵竹与他共乘一骑,心里很是雀跃,心思根本没放在练习骑射上。
“眼睛要看着前方。”他耐心叮嘱道。
唐韵竹连忙努力看着前方,随即,在他的带动下,自己生平第一次将箭射在了靶上。
“就这样,按照我说的方法,接下来你自己练。”少年说完之后便下了马,站在一旁看着她。
独自坐在马上的唐韵竹无比紧张,她刚才压根就没听见他说了哪些要领。
别无他法之下,唐韵竹只好拉弓,准备瞄准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