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仆看了看余曲生严肃的神情,着急地问:“这信上笔迹不像是小姐的,信上写了什么?”说完他自知失言,连忙闭嘴,眼睛却仍盯着那信纸上看不懂的字句,好似要将这信纸盯出一个洞。
小宝挽着余曲生的胳膊,好奇的灵光在他那对温润的眼睛里流淌,余曲生无法拒绝他眼中无声的恳请,犹豫一会儿后说:“这是他人写给李小姐的信。”
那忠仆不解地拧眉,忍不住开口:“小姐怎会收到外人的信件,还特地保存……”他的面色变了变,猛拍大腿,稍有些咬牙切齿,“肯定是那没皮脸的混账东西!”
余曲生低头看着小宝说:“这是李家小姐的情郎写的信,你想听吗?”
小宝沉默片刻,正要摇头时,那旁兀自生气的仆人直言混账东西写的都是些骗人害人的混账话,并且劝诫李家唯一后人的小宝不要让那浑话玷污了自己的耳朵,小宝被他激烈的言辞吓了一下,直愣愣地点头。
余曲生哭笑不得,顺着小宝的意愿将那信放回信封,而在放回前望着那信的落款人终究忍不住感慨惆怅:陈兄啊陈兄,你可真是死后也不安生啊——四处留情,留下孽债。
他将那信放回盒子,回头看见那忠仆跪在小宝身前,拉着小宝的手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小宝他死去亲人生前的故事,全然忘记当初仍是婴儿的小宝被抛弃在乱葬岗,这是否是李员外所为尚未明了,但外人的传言先入为主,很难不生芥蒂。
亏是小宝这样懂事的孩子,也亏他命硬,有幸遇到了他的爷爷。
余曲生与小宝对视,恍然间从对方的眉眼中瞧出了几分陈新的轮廓,而陈新不久前死在了他的怀中。
旧友的逝去难免感怀、伤心,现在旧友的私生子就在眼前,余曲生莫名滋生些许柔软的愧疚:若是当时他救下陈新,小宝在世上便多了一个亲人,偏偏陈新死了,他要告诉小宝这件事吗?
余曲生少见地纠结,正当他踌躇不定时,李家忠仆强硬要求留下两人吃顿饭,还未等他们答应,便急冲冲地去烧菜做饭,忙活得不亦乐乎,仿佛死而复生般欣悦。
余曲生看了一眼房梁上挂着的腌制物,摸了摸钱袋,与小宝面面相觑,便顺其自然。
吃饭时,李家忠仆询问余曲生和小宝日后的打算,直言自己可以跟随他们照顾少爷,话中的“少爷”自然是指小宝。
初听这话时余曲生愣住了,小宝更是不知所谓地继续低头吃饭,好像进入鹭洲城后,小宝不再是乱葬岗那个聪慧善言的孩童,他变得沉默寡言,时常用他那对会说话的眼睛无辜且迷茫地看着余曲生,而余曲生认为小宝这大概率是“近乡情怯”,以及不适应城镇的环境。
余曲生出言缓和气氛并且婉拒忠仆的跟随请求:“不必如此客气,此次我们还当谢你,若非你,小宝恐怕很难知道他亲人的故事。”
虽然这仆人也不曾说小宝被抛弃在乱葬岗的缘由,多半是有难言之隐,或者怕小宝伤心。余曲生大致能猜出昔日李家发生的变故,李家小姐未婚先孕,满心欢喜地等待孩子的出生和情郎的归来,但是李家长辈认为女儿这事传出去会扫了李家的脸面和声誉,于是他们在李家小姐生下子嗣后不久瞒着女儿将婴儿丢去了乱葬岗。至于失去孩子的李家小姐会怎样,想必他们在知道后果后才会悲恸懊悔,可惜为时已晚。
世事无非这般囿于情理,“情”为感情,“理”为规矩。
两厢博弈,凡人皆挣扎于这泥泞之中。
年轻时的余曲生为了不困于泥洼中,做那凡夫俗子,庸庸碌碌,一头扎进了江湖,谁曾想,他脱离了泥洼,游入一个更大的池塘。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昔日家人、友人、敌人,尽数溶于这潭江湖,成为他难以消遣的顽固记忆。
现今的江湖已经不记得他,他成了江湖的过客和归人,出现在《江湖通要》上不过寥寥几句。
此次寻亲也算得到了一个结果,余曲生和小宝准备回乱葬岗,小宝面上难掩雀跃,因而放松不少,那李家忠仆猛然跪在小宝身前,磕了三个响头,不依不饶地想要跟随李家的后人,他的主人。
小宝挽着余曲生的胳膊,好奇的灵光在他那对温润的眼睛里流淌,余曲生无法拒绝他眼中无声的恳请,犹豫一会儿后说:“这是他人写给李小姐的信。”
那忠仆不解地拧眉,忍不住开口:“小姐怎会收到外人的信件,还特地保存……”他的面色变了变,猛拍大腿,稍有些咬牙切齿,“肯定是那没皮脸的混账东西!”
余曲生低头看着小宝说:“这是李家小姐的情郎写的信,你想听吗?”
小宝沉默片刻,正要摇头时,那旁兀自生气的仆人直言混账东西写的都是些骗人害人的混账话,并且劝诫李家唯一后人的小宝不要让那浑话玷污了自己的耳朵,小宝被他激烈的言辞吓了一下,直愣愣地点头。
余曲生哭笑不得,顺着小宝的意愿将那信放回信封,而在放回前望着那信的落款人终究忍不住感慨惆怅:陈兄啊陈兄,你可真是死后也不安生啊——四处留情,留下孽债。
他将那信放回盒子,回头看见那忠仆跪在小宝身前,拉着小宝的手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小宝他死去亲人生前的故事,全然忘记当初仍是婴儿的小宝被抛弃在乱葬岗,这是否是李员外所为尚未明了,但外人的传言先入为主,很难不生芥蒂。
亏是小宝这样懂事的孩子,也亏他命硬,有幸遇到了他的爷爷。
余曲生与小宝对视,恍然间从对方的眉眼中瞧出了几分陈新的轮廓,而陈新不久前死在了他的怀中。
旧友的逝去难免感怀、伤心,现在旧友的私生子就在眼前,余曲生莫名滋生些许柔软的愧疚:若是当时他救下陈新,小宝在世上便多了一个亲人,偏偏陈新死了,他要告诉小宝这件事吗?
余曲生少见地纠结,正当他踌躇不定时,李家忠仆强硬要求留下两人吃顿饭,还未等他们答应,便急冲冲地去烧菜做饭,忙活得不亦乐乎,仿佛死而复生般欣悦。
余曲生看了一眼房梁上挂着的腌制物,摸了摸钱袋,与小宝面面相觑,便顺其自然。
吃饭时,李家忠仆询问余曲生和小宝日后的打算,直言自己可以跟随他们照顾少爷,话中的“少爷”自然是指小宝。
初听这话时余曲生愣住了,小宝更是不知所谓地继续低头吃饭,好像进入鹭洲城后,小宝不再是乱葬岗那个聪慧善言的孩童,他变得沉默寡言,时常用他那对会说话的眼睛无辜且迷茫地看着余曲生,而余曲生认为小宝这大概率是“近乡情怯”,以及不适应城镇的环境。
余曲生出言缓和气氛并且婉拒忠仆的跟随请求:“不必如此客气,此次我们还当谢你,若非你,小宝恐怕很难知道他亲人的故事。”
虽然这仆人也不曾说小宝被抛弃在乱葬岗的缘由,多半是有难言之隐,或者怕小宝伤心。余曲生大致能猜出昔日李家发生的变故,李家小姐未婚先孕,满心欢喜地等待孩子的出生和情郎的归来,但是李家长辈认为女儿这事传出去会扫了李家的脸面和声誉,于是他们在李家小姐生下子嗣后不久瞒着女儿将婴儿丢去了乱葬岗。至于失去孩子的李家小姐会怎样,想必他们在知道后果后才会悲恸懊悔,可惜为时已晚。
世事无非这般囿于情理,“情”为感情,“理”为规矩。
两厢博弈,凡人皆挣扎于这泥泞之中。
年轻时的余曲生为了不困于泥洼中,做那凡夫俗子,庸庸碌碌,一头扎进了江湖,谁曾想,他脱离了泥洼,游入一个更大的池塘。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昔日家人、友人、敌人,尽数溶于这潭江湖,成为他难以消遣的顽固记忆。
现今的江湖已经不记得他,他成了江湖的过客和归人,出现在《江湖通要》上不过寥寥几句。
此次寻亲也算得到了一个结果,余曲生和小宝准备回乱葬岗,小宝面上难掩雀跃,因而放松不少,那李家忠仆猛然跪在小宝身前,磕了三个响头,不依不饶地想要跟随李家的后人,他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