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恍然大悟,那是一次员工技能评估的讨论。

    那耿直在当时的考核表现极佳,展现出八级钳工的专业能力。

    虽当时未立即确认晋升,但他已被推荐给技术部门审议。

    按照厂规,升级评审需多重考验,而杨军便在那会将他推荐给了专业人士进行深入考察。

    经过一轮严格的评审,耿直毫不吃力地通过,随后,当技术部门上报审查结果,杨军还让保卫科对他的背景做了彻底核查。

    这次保卫科进行的调查显然已有所收获,于是王德柱便来跟杨军汇报相关的情况。

    “他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杨军端起茶杯,在他身边坐定。

    然而,王德柱并未直接作答,而是伸手从口袋掏出一个档案袋,里面还封印着人事处的标签。

    标签上的日期表明,这些材料涵盖了自一九四四年开始至最近的记录,四八年至五六年间各有一档,直到六二年增加了新的调查资料,加上当前的查询,可能算是第五份文件。

    杨军拿起档案袋,抽出里面密密麻麻的文件,首当其冲的便是关于耿直个人的详细情况。

    这份资料显示,耿直是个男性汉人,原本籍贯在黑省份,早期从事满铁的学徒工作,后辗转到北钢任职,五零年开始在轧钢厂工作直至今天,是一位有七年工龄的钳工,级别达到第七级。

    浏览过履历后,看不出任何异状,杨军一页页仔细地审读其余资料。

    在一旁,王德柱悠然地盘腿坐着抽烟,一副半笑不笑的样子,他深信凭借杨军多年侦探部队的见识,定能有所发现。

    事实上,这些资料详尽而完整,几乎没有任何破绽。

    杨军再次检查了一遍,依旧没有发现值得怀疑的地方。

    但在档案室那一栏的调阅信息中,杨军仿佛嗅到了些许不同。

    名叫耿直的人显然不止一次接受过核查,频繁的审查报告使得他在档案中显得特别。

    愈是这样,杨军就越怀疑。

    因为以往的保卫科不可能无目的地对同一个人反复审查多次。

    关于耿直如今未见异动的原因,可能是之前的调查没有查到问题,也可能是尚未出手。

    耿直虽然只是七级钳工,但在那天的技术测试中展现出的能力并不平凡,他熟练地完成了考核任务,这种技巧不是短期内能够掌握的,绝不是两三天或一年两年的努力就能形成的。

    而轧钢厂每年都有技能测试,他很难相信这样的耿直从前从未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