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说张柬之在台上讲解完《六祖坛经》后,站起身来,行出台前,向台下听众鞠了一躬,优雅地说:“《六祖坛经》已全部讲完,老夫不才,讲得不对之处,万望各位指正。谢谢大家!”
张柬之说完后,如炬的目光向台下巡视了一遍。但见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把大堂围得水泄不通,站在那里丝毫没有打算离开的样子。
张柬之见状,大受感动,令他始料不到的是,《六祖坛经》对平民百姓也能产生这么大的吸引力!禅,竟是如此博大精深!
张柬之饱含热泪,再次向台下鞠了一躬,向着大众,感动地“各位善知识:如有不明之处,请提出来,只要老夫知晓的,吾尽量解答。”看来,此时的张柬之,还沉醉在《六祖坛经》之中,自然而然地用起了坛经中的称谓。
张柬之话音刚落,只见台下有一人举起手,朗声道:“先生,刚才听了您朗诵、阐释六祖大师的《六祖坛经》,如提醐灌顶,实乃三生有幸!但在下斗胆向您老提一个问题,不知可否?”
张柬之望着那人,一眼认了出来。原来此人不是别人,就是在六祖惠能手植那棵荔枝树下认识的那位六祖惠能少年时的好伙伴,当年六祖惠能在龙山国恩寺圆寂后,曾托梦与他的文仔。
张柬之向着文仔,朗声道:“你上昼不是说有事走了吗?怎么又回来啦!”
文仔向着台上,也大声地:“刚办完事,在回家路上,见到村里村外的大人都往这边来,一打听才知道有人在六祖惠能纪念堂讲《六祖坛经》,就去而返回来了。进来一看,原来是您老,可惜来迟了。”
张柬之道:“那你刚才想问什么呢?”
文仔见张柬之这么热情,礼贤下士,感动地说:“我想问问,我儿时的好伙伴六祖惠能所提倡的禅宗禅?”
张柬之虽然学识渊博,博古通今,文仔问的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一时语塞。但张柬之就是张柬之,他毕竟是天上文曲星降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凭着刚才他诵读和阐释《六祖坛经》,在举手喝水之间,他对文仔提出的问题已了然于胸。
于是,只见张柬之重新坐回台上,开始主讲六祖惠能所提倡的禅宗禅——
禅宗的禅与六波罗蜜的禅是同一个事物,又是分别的两个事物;它与四禅八定的禅可说是同一个事物,又有所不同。
众所周知,禅宗有四句格言,叫做“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既然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语言也是应当扫除的,那为什么还要讲呢?因为不借助语言文字,要想进入禅就很困难,不得其门而入。所以六祖大师在《坛经》里有一个解说,所谓不立文字并非不用文字。
六祖大师说:“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所以不立文字者就是不执著文字,但又不能离开文字,还是要用语言文字作标月之指,“因指见月,得月亡指”,这就是语言的功能。
首先,我讲一讲禅的起源。当然这个问题只能简单地讲,不能够展开讲。要展开讲,几天几夜专门讲禅的起源也讲不清楚、讲不明白。同时,像那样讲是比较学术化的方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场合不太适合。
关于禅的起源,我想分两点来说明:一是在印度,一是在中国。大家知道,在印度,禅的起源是说,佛到了晚年临于涅槃之际,有一天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百万人天不知其用意是什么。此时此刻,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佛陀在这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就是禅宗所说的禅的起源。
当然这个公案的用意,只是就禅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一件事提出,不能用我们现在人历史的、考证的眼光来看。有这件事,还是没有这件事,究竟是历史还是传说,和禅都没有什么关系。因为禅要说明的既不是历史,也不是传说,即使是历史也说明不了禅。所以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这个公案就是禅在印度的起源。摩诃迦叶尊者是西天禅的第一祖,一直传到菩提达摩第二十八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