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朝代,也是佛法大力弘扬的朝代。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玄类受皇上重托,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赴天慧,历时十七年,这就是有名的“唐三藏取西经”。

    六祖惠能是在玄奘在天竺取经期间诞生的。

    皇帝对于佛法的大力弘扬,使之世间学佛的民风甚为盛行。

    六祖惠能得五祖弘忍大师法嗣真传,自从在曹溪竖起顿悟成佛的大旗后,许多弟子在他的启发下,当即开悟,犹如跃过龙门的鲤鱼,遨游天海,喷云播雾,好不热闹。韶州宝林寺更加蜚声四海。

    因此,曹溪名声大噪,成了天下禅僧心目中的圣地,大江南北的学僧望风而动,争相来投者络绎不绝。

    这样一来,宝林寺原来的殿堂、寮房就显得局促狭窄,不足容众了。

    六祖惠能为宝林寺的香火越来越鼎盛感到十分欣慰,但又为

    宝林寺的寺院太小而忧愁。原来的僧房两人住一间的,改成四人住一间,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怎么办?”

    要把宝林寺变成佛教南宗的策源地,扩大影响就要扩建宝林寺。

    这天课毕,行思对六祖禀报:“师父,近来从各地来的学僧超过了千人,再过几日,远在数千里的荆州通应律师,也将率领他的数百名徒弟来皈依您,寺中的房屋已不够居住了。”

    六祖听后,高兴说道:“那就找几处山水清幽的地方,再建几处寺院吧。通应律师是我受戒的师父之一。他反而来皈依我,不能太委屈了他们。”

    “是,师父。”行思说完后,即去着手操办扩建宝林寺相关事宜去了。

    施主们听说要扩建宝林寺,都慷慨解囊相助。

    扩建寺院,光有银两不行,还要有土地。

    宝林寺周围的山地,属于一个名叫陈亚仙的大财主的。

    陈亚仙有良田千顷,山林万亩,在曹溪地域可算是富甲四方。但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为人吝啬。

    过了一个礼拜,行思回来把近日关于扩建宝林寺涉及到用地的问题向六祖汇报:整个曹溪几乎每一座山、每一块地,都是大财主陈亚仙的。他为人极为精明,从来不肯施舍一文钱,恐怕……

    六祖听行思汇报完后,微笑着说:“陈亚仙若不精明、吝啬,如何能攒下如此大的家业?这种人,甭想向他化缘,他连一粒米都不会布施,怎舍得大片土地?你去请曹善人通融一下,我们花钱置买他的山地好啦!”

    行思半开着玩笑,说,“师父,我这几天与曹善人、刘志略他们去陈亚仙家省了饭菜——在他家饱尝闭门羹——一说来买地皮,人家连门都不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