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茨用兰贝格·费伦茨更多地是一种象征意义,一方面是给民众信心,一方面则是威慑匈牙利人。

    至于兰贝格·费伦茨能不能有什么预期之外的表现,弗兰茨是不抱任何期望的。

    事实上弗兰茨为了这一天已经准备了很多年,每一座庄园从建造之初就是在为这一天做准备。

    这十几年来奥地利帝国的退伍老兵,郁郁不得志的低级军官,以及为德意志邦联流过血的老兵、伤兵(1842年卢森堡危机之后的邦联士兵抚恤条例)大多数被弗兰茨送到匈牙利的皇室领地内。

    这些人加在一起就有将近十万人,更别说整个皇室领地内这百万人口中就没多少老人,其真实战力远远超乎匈牙利人的想象。

    匈牙利对皇室领地的进攻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而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特兰西瓦尼亚的情况就比较混乱了,弗兰茨曾经在1839年策划过一场袭击,在巴纳特一个小村庄内数个秘密结社的领导人被击毙。

    像这种秘密结社在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有无数个,不光政府经常对其打压,匈牙利人和德意志人的组织也会攻击他们,甚至他们相互之间也经常发生械斗、仇杀。

    不过这一次有些不同,因为除了当地的特兰西瓦尼亚人以外,还有一些来自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人。

    这次会议上是近代历史上有记载第一次提出罗马尼亚这个国家概念,这几个组织打算将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特兰西瓦尼亚合并成一个新的国家。

    弗兰茨自然不会让他们如愿,弗兰茨的目的就是将他们扼杀在摇篮之中。

    虽说暗杀、袭击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但奥地利帝国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弗兰茨就能见招拆招,甚至都不一定需要弗兰茨做些什么,毕竟时间本身就是最好的良药。

    由于弗兰茨带来的一系列改变导致特兰西瓦尼亚与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历史上那么密切。

    所以三个地区只能各自为战,匈牙利政府的《十二条纲领》公布之后,特兰西瓦尼亚的罗马尼亚人领袖奥·特·乌拉里安立刻就发表了自己的《十六条纲领》,罗马尼亚民族委员会也随之建立。

    《十六条纲领》在内容上比匈牙利人的《十二条纲领》更加激进,所以根本就不需要奥地利动手,匈牙利就容不下它。

    不过为了拉拢和安抚特兰西瓦尼亚的罗马尼亚人,弗兰茨还是第一时间宣布了废除农奴制。

    历史上奥地利帝国政府也这么做了,而且效果不错成功让特兰西瓦尼亚人的矛头指向了匈牙利。

    事实上奥地利政府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奥地利帝国驻特兰西瓦尼亚的最高行政长官在第一时间选择了叛逃出国。

    科洛斯堡(今天的克鲁日-纳波卡,罗马尼亚第二大城市)作为奥地利在特兰西瓦尼亚的统治核心直接乱成了一团。

    最后还是特兰西瓦尼亚的驻军司令普赫纳出面才平息了骚乱。这位普赫纳将军在1848年的特兰西瓦尼亚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匈牙利人在特兰西瓦尼亚的最高长官泰莱基·约瑟夫,从最初就反对罗马尼亚人集会,他一直在竭力进行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