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这次鞋底的事,我再提点补救的措施,转型刚开始,正是人心不稳的时候,这事要不能尽快解决,怕是会打击到很多人的积极性。

      我想可以从两处着手,一个是丰富产品的种类,以适应不同的需求,二是开展营销工作,尽快打开局面,不过二者虽是不同工作,但也相辅相成。

      先说产品种类,光现在这一种肯定不行,可以再往厚往薄开发几款,薄的轻便,厚的虽稍重,但耐用。

      橡胶覆盖的面也可以调一调,像是侧面可以覆盖上,以增加防水性,或是脚这一面也加上,这一面可以做出更贴合脚面的形状,让人穿着更舒服。

      当然,也可以不加橡胶,直接在麻底上斜着缝制加固,这样能鞋底能更廉价,让更多人买。

      这一类的款式,应该也是普及性最强的,面对的是普罗大众,应该以走量低价为核心,竟争对象是民间自纳的各种鞋底。

      咱们的鞋底是采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只要量上去,价格上还是能与自纳鞋底一较高低,只不过要先打开市场,让市场接受它。

      推广营销上,建议的营销对象是码头搬运工、城区拉车运输的体力工作者,可以找些人免费试穿,这类群体人数众多,只要好用,价格他们也觉得值,不难打开销路。

      另外啊,这鞋底毕竟是一种新款的,不清楚要怎么把它们加工成鞋子,可能也是阻碍销路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鞋底继续加工,直接生产成品鞋来售卖,咱们有自己的尺码体系,工厂生产的设备原料更全更丰富,可以生产各式成鞋,像工作鞋、休闲鞋、运动鞋、凉鞋等等……

      生产成品鞋,能在大大丰富商品种类的同时,顺搭售卖鞋底,还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也就是增加利润,毕竟卖一双鞋底,那就只有鞋底的利润,肯定不比卖一双鞋。

      不过很多人,还是习惯自己做鞋穿,所以另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基于这新鞋底,给买家提供一些简单易加工的做鞋方面。

      这我想到了两类鞋,一类是面料鞋,也就是把棉麻乃至皮革裁剪制成鞋;另一类是针织鞋,就像织毛衣一般把线织成鞋。

      我估计这需要一些新的工具配合做鞋,建议把这些工具同鞋底附卖或附赠,至于做鞋方法可以用简易图纸做说明书。

      同时,可以找一些做鞋售卖的妇女或家庭,低价甚至免费提供一些鞋底和做鞋方法,这样既能宣传鞋底,也能把做鞋方法流传出去。

      另一个品类的鞋底,就是做稍高端的市场,建议设立一个单独的品牌,麻料选更好更舒适的,颜色也别只有原色,用单一或多种颜色混编,做得更漂亮。

      鞋底除去这种正常的平底款式的,还可以做高跟,跟的不同高度,不同颜色,就是不同的款式,不同的产品。

      这一品类的鞋底,建议以成鞋为主,毕竟它面向的顾客,一般不大可能自己做鞋,鞋底面向的主顾也多是鞋店或作坊。

      这一类产品,营销对象建议面向学生,尤其大学生,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意愿较强,也乐于参与进下一步的营销。

      下一步的营销,可以以品牌的名义,开展以鞋底或成鞋设计的比赛,被我们选用的款式可以获得奖金甚至销售分成。

      一来能进行宣传,打响产品、品牌的名声,广而告之,开展推广和营销,二来让外部的人更有参与感,使产品、品牌深入人心,为将来的竞争累积优势。”

      黄胜明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拿出了本子和笔,将林默所说的,一一记录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