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本清道:“几位掌柜治好了我的病,我才多嘴说几句,”他歇了一下,“领大伙去亚玉岭没什么,离此不远,道路也不难。我虽没去过几次,路还认得。只是我劝几位:这亚玉岭上的金银。都是琼州之镇,神灵呵护,采不得的。”
原来这亚玉岭上有宝贝的传闻,多少年前就有了。即使没有山中有金银的传闻,铜矿本身也极有吸引力。所以每隔十几、几十年的,只要黎峒安静无事,便有汉人结伴而来,往亚玉岭上去开矿,但是从来没有人成功过,不是采不到金银折了本钱就是因为矿坑坍塌出现死伤,不得不弃之而去。久而久之,都传此地山岭是本岛大镇,风水要地,有神灵庇护的。
听完黎本清的一番闲话,众人才知原来这石碌岭早就出名了。看来所谓中国人缺少开拓性之类的话纯属放屁,在技术水平低下,交通闭塞的古代社会,在这荒山野岭里跋涉上百里来开矿,岂是没有冒险精神的民族能做到的?
“我们不去采金银,只是想去亚玉岭看看,”熊卜佑继续说服,“过几天就走。”
黎本清道:“带你们去,都在我身上。只是我说得话还请几位掌柜多思量。”
王伙计却没这些忌讳,笑道:“舅舅你就去带他们去好了,回来掌柜们再赏你几斤白糖,你也可以拿来替我讨个舅母,不用每天去‘闺隆’门口唱歌找女人‘吓太’了!”
黎本清笑道:“你小小年纪,说什么混话?别得不学,就学这个了!”
所谓“闺隆”是黎寨里的一种特殊建筑。同寨的几个女人到了婚配的年龄就会在寨边自己搭建一座屋舍,晚上去那里睡觉,有意寻找配偶的男人就每晚去“闺隆”“略亚”,女子若是中意,就会留宿男子。一般人说去“闺隆”,都是说“略亚”,即谈恋爱的意思,也有少数人说“吓太”,是指俩人发生性关系。
当下商量好由黎本清带路去亚玉岭,至于报酬黎本清原是不肯要的,崔云红便送了一把新钩刀、一瓶白酒和几斤白糖给他。黎本清十分喜欢,也就收下了。
照顾他身体初愈,考察队又在黎寨休息了一天,勘探队这几天也没空闲,大致把黎寨周边的资源都进行了一番调查,绘制了地形图。资源方面除了皂角林,附近还发现了一处小规模的锡矿,可惜交通不便,没有开采价值。
第二天一早,众人便乘竹筏往上游去了。王伙计留在黎寨内照顾他们留下的货物和行李。众人进行了一番轻装,只带了必要的设备和野营工具。黎本清自己带了干粮和盐巴,又背了一柄弩。慕敏好奇的问他带的箭是不是都上了毒。
“没有,箭毒木不好找。找到了,本地的汉人也不许用。”黎本清比划道。他说的汉人是指昌化城里的当官的。
听说箭毒木不好找,几个野营爱好者都有些兴味索然。不过大家对他的弩很有兴趣,轮番摆弄,这种弩的结构非常简单,有效射程不会超过50米,难怪黎本清说主要是用这个放在野兽出没的地方打地弩。不过他很少用弩箭狩猎――要卖毛皮的话,被弩箭穿了洞就不值钱了。黎本清打猎主要是挖陷阱和设置各式各样的套子。勘探队里的几个狩猎爱好者在竹筏上轮流和他交流相关经验,大半天下来,连说带比划,大概的意思都闹得明白了。关系也热络了不少。
黎本清打到的动物还真是不少。勘探队里的负责生物学方面资料收集的江牧之很快就根据他的描述知道本地有鼬獾、水獭、大小灵猫、果子狸等颇有经济价值的动物,至于野兔、野猪之类分布的相当广泛。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本地还有黑熊。
“这东西可不好惹――”黎本清摇摇头,“跑得快,又会爬树。”
但是这项资源对穿越者来说没什么用,他们并不需要熊皮做帽子,至于熊胆的利用也没提上议事日程,相对来说是鹿皮更有用些。
黎本清说本地有两种鹿,一种大一种小。勘探队很快就弄清楚了,大的是水鹿,小得则是赤麂。这两种鹿都极有经济价值。
因为平时很少有机会给林业方面的专业人士进行野外动物考察,象黎本清这样的老猎人就是最好的调查对象了,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每一种猎获得动物都能相当准确的描述出特征来,这使得穿越众的判断方便了许多。
黎本清见他们拿了个本子,不断的把他的话记录下来,即惊讶又得意,闹不清为什么这些除了平日里没事嚼舌头说闲话的东西这几个汉人会这么看重,还拿字记下来。对他们的来意更增加了几分神秘感了。
因为正值枯水期,水量不大,水流很平缓,用竹篙撑船上溯并不吃力,只是经常要经过乱石浅滩,众人常得下竹筏推行才能过去。有些地方乱石滩l出了水面,还要把竹筏抬过去才能继续前进。
随着竹筏的上行,勘探队仔细观察着主航道以及旁边支流的变化,不停地记录周边的地形地貌,植被种类。岸上树木稀疏,但是灌木草丛茂密,竹筏划过,不时会惊动草丛里的鸟雀和一些不知名的的小动物。两岸都没有人类活动的迹象――黎本清说得来冒险的汉人开矿者并没有在这里留下多少痕迹。
行到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竹筏终于到了后世被称为三汊河镇的地方,当然此地现在还是一片荒芜的草原。水流变得很浅,竹筏不止一次的擦到了河底的砂石。至于石碌河,这条昌化江的支流现在根本不能行船,只能勉强淹没人的脚踝而已。
原来这亚玉岭上有宝贝的传闻,多少年前就有了。即使没有山中有金银的传闻,铜矿本身也极有吸引力。所以每隔十几、几十年的,只要黎峒安静无事,便有汉人结伴而来,往亚玉岭上去开矿,但是从来没有人成功过,不是采不到金银折了本钱就是因为矿坑坍塌出现死伤,不得不弃之而去。久而久之,都传此地山岭是本岛大镇,风水要地,有神灵庇护的。
听完黎本清的一番闲话,众人才知原来这石碌岭早就出名了。看来所谓中国人缺少开拓性之类的话纯属放屁,在技术水平低下,交通闭塞的古代社会,在这荒山野岭里跋涉上百里来开矿,岂是没有冒险精神的民族能做到的?
“我们不去采金银,只是想去亚玉岭看看,”熊卜佑继续说服,“过几天就走。”
黎本清道:“带你们去,都在我身上。只是我说得话还请几位掌柜多思量。”
王伙计却没这些忌讳,笑道:“舅舅你就去带他们去好了,回来掌柜们再赏你几斤白糖,你也可以拿来替我讨个舅母,不用每天去‘闺隆’门口唱歌找女人‘吓太’了!”
黎本清笑道:“你小小年纪,说什么混话?别得不学,就学这个了!”
所谓“闺隆”是黎寨里的一种特殊建筑。同寨的几个女人到了婚配的年龄就会在寨边自己搭建一座屋舍,晚上去那里睡觉,有意寻找配偶的男人就每晚去“闺隆”“略亚”,女子若是中意,就会留宿男子。一般人说去“闺隆”,都是说“略亚”,即谈恋爱的意思,也有少数人说“吓太”,是指俩人发生性关系。
当下商量好由黎本清带路去亚玉岭,至于报酬黎本清原是不肯要的,崔云红便送了一把新钩刀、一瓶白酒和几斤白糖给他。黎本清十分喜欢,也就收下了。
照顾他身体初愈,考察队又在黎寨休息了一天,勘探队这几天也没空闲,大致把黎寨周边的资源都进行了一番调查,绘制了地形图。资源方面除了皂角林,附近还发现了一处小规模的锡矿,可惜交通不便,没有开采价值。
第二天一早,众人便乘竹筏往上游去了。王伙计留在黎寨内照顾他们留下的货物和行李。众人进行了一番轻装,只带了必要的设备和野营工具。黎本清自己带了干粮和盐巴,又背了一柄弩。慕敏好奇的问他带的箭是不是都上了毒。
“没有,箭毒木不好找。找到了,本地的汉人也不许用。”黎本清比划道。他说的汉人是指昌化城里的当官的。
听说箭毒木不好找,几个野营爱好者都有些兴味索然。不过大家对他的弩很有兴趣,轮番摆弄,这种弩的结构非常简单,有效射程不会超过50米,难怪黎本清说主要是用这个放在野兽出没的地方打地弩。不过他很少用弩箭狩猎――要卖毛皮的话,被弩箭穿了洞就不值钱了。黎本清打猎主要是挖陷阱和设置各式各样的套子。勘探队里的几个狩猎爱好者在竹筏上轮流和他交流相关经验,大半天下来,连说带比划,大概的意思都闹得明白了。关系也热络了不少。
黎本清打到的动物还真是不少。勘探队里的负责生物学方面资料收集的江牧之很快就根据他的描述知道本地有鼬獾、水獭、大小灵猫、果子狸等颇有经济价值的动物,至于野兔、野猪之类分布的相当广泛。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本地还有黑熊。
“这东西可不好惹――”黎本清摇摇头,“跑得快,又会爬树。”
但是这项资源对穿越者来说没什么用,他们并不需要熊皮做帽子,至于熊胆的利用也没提上议事日程,相对来说是鹿皮更有用些。
黎本清说本地有两种鹿,一种大一种小。勘探队很快就弄清楚了,大的是水鹿,小得则是赤麂。这两种鹿都极有经济价值。
因为平时很少有机会给林业方面的专业人士进行野外动物考察,象黎本清这样的老猎人就是最好的调查对象了,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每一种猎获得动物都能相当准确的描述出特征来,这使得穿越众的判断方便了许多。
黎本清见他们拿了个本子,不断的把他的话记录下来,即惊讶又得意,闹不清为什么这些除了平日里没事嚼舌头说闲话的东西这几个汉人会这么看重,还拿字记下来。对他们的来意更增加了几分神秘感了。
因为正值枯水期,水量不大,水流很平缓,用竹篙撑船上溯并不吃力,只是经常要经过乱石浅滩,众人常得下竹筏推行才能过去。有些地方乱石滩l出了水面,还要把竹筏抬过去才能继续前进。
随着竹筏的上行,勘探队仔细观察着主航道以及旁边支流的变化,不停地记录周边的地形地貌,植被种类。岸上树木稀疏,但是灌木草丛茂密,竹筏划过,不时会惊动草丛里的鸟雀和一些不知名的的小动物。两岸都没有人类活动的迹象――黎本清说得来冒险的汉人开矿者并没有在这里留下多少痕迹。
行到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竹筏终于到了后世被称为三汊河镇的地方,当然此地现在还是一片荒芜的草原。水流变得很浅,竹筏不止一次的擦到了河底的砂石。至于石碌河,这条昌化江的支流现在根本不能行船,只能勉强淹没人的脚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