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制定的方案甚是详细,也极为合理,在下并无异议。”出乎宇喜多秀家的意料,前田利政竟然只是草草看了几眼方案,便对秀保表示了支持,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前田利政在向秀保示好。
“既然如此,我又该如何是好?”宇喜多秀家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在座四人,已有三人同意了这个方案,此时站出来提出异议非但很难能被接受,相反,还可能引起右府的不悦,这对今后宇喜多家的发展必然不利;但作为太阁的养子,我又怎能任由这种削弱宗家实力的事情发生?”
思忖许久,宇喜多秀家的个人情感终究还是战胜了理智,在众人闲聊之时,他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困惑”。
“右府殿下,在下有几点不明,还请指点一二。”宇喜多秀家毕恭毕敬地请教道。
“殿下过谦了。”秀保将手侧指向面前的方案,平和地说道。
“其一,为何罪魁祸首德川、上杉乃至毛利三家均未被改易,且都被保留了超过十万石的知行,德川家更是高达五十三万石!这比立下战功的大名都要多,一旦颁布,殿下就不怕引起公愤吗?”
“即便殿下不问,这点在下也是要和诸位说明的。”秀保显然已经想好了说辞,宇喜多秀家刚一出口,他便将话茬接了过来:“首先,论罪,上述三家确实是这次战乱的主谋,按照危害程度给予改易都是轻的,内府、会津中纳言、安艺中纳言被勒令切腹乃至枭首也难消许多大名的心头之恨。
但是,他们不是普通大名,而是在过去十数年为信长公、为太阁统一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臣,他们东征西讨、声名赫赫时,吾等不过还只是黄口小儿吧?一定程度上说,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天下,太阁去世前,他们是丰臣氏的左膀右臂,竭诚奉公;太阁去世后,他们野心膨胀,妄图篡夺丰臣氏的天下。若以谋反罪论处,固然可以迅速产生威慑,稳定局势。可在下听闻,那些跟随大军征讨会津的大名中,不少人都和他们有过密切往来,即便是立下战功的大名,征战期间书信往来仍然存续。”
如果执意将这三位大老改易甚至灭绝家门,不仅是对他们之前的功劳视而不见,会让那些和他们一样,很早便追随丰臣氏的大名寒心,也会让那些早先便与他们有密切交往的大名心生警惕和不安,生怕哪一天此事被我们丰臣氏知晓从而定罪,这既影响了他们对本家的忠诚,还会促使他们结党抱团,成为影响天下安定的一个潜在威胁。”
对于秀保的解释,宇喜多秀家半信半疑,虽说秀保所言似乎并没有什么逻辑上的问题,但三家首逆都将继续保持十万石以上的知行,这就好比老虎的獠牙没拔干净,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不会东山再起。
“右府该不会是想‘养寇自重’吧?”宇喜多秀家暗自揣测道。毕竟只要潜在威胁没有消除,秀保就有理由一直掌握天下中枢,虽说秀保曾多次帮助自己,但在大义和私情之间,他选择了前者,这便是要和秀保逐步划清界限,同时要想尽办法避免丰臣宗家日渐式微。
“依右府所说,给他们一两万石保存家名即可,为何却都是十万石以上?右府难道不知道,这天底下大部分大名可是连五万石都没有啊,您这让他们怎么想呢?”宇喜多秀家反问道。
“确实,一两万足矣,但请殿下看清楚,在下所拟的方案中,分配给德川家那么多知行是有前提的。”秀保指着桌子上的方案,认真地说道:“其一,凡是参战的德川一族和家臣都必须到高野山削发出家,内府本人也不例外;其二,德川氏的当主改由结城少将担任,这是吾等直接指定,必须强制执行;其三,德川氏固然保有五十三万石知行,但必须移封,地点便是与关八州相邻的常陆国。
同样的,对于毛利氏,虽说仍保留安艺、备后两国四十八万石知行,但前提条件是吉川一族流放任那,安艺中纳言和参战的家臣全部退隐,出芸宰相(毛利秀元)继承毛利氏当主之位。
殿下,您只看到那五十三万石和四十八万石,却没看到其他前提条件,而这些却又是互相联系、环环相扣的。退一万步说,以结城少将和出芸宰相在桧原立下的赫赫战功,给他们五十万知行又如何?况且他们本身就是拥有十一万、十六万石知行的大名,此番名义上是入继宗家,实则可以看做是加封转封,这样一来,是不是就看开不少了?”
正如秀保所说,结城秀康在战前便是下总结城氏当主,拥有十一万石知行;毛利秀元则是拥有长门长府十六万石知行的毛利氏分支,他们二人在战前便已经具备较为雄厚的基础,此次凭借战功入主宗家,想来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这只有秀保自己清楚,也只能烂在肚子里:以分家入主宗家,势必会引发一定的骚动,这种骚动可大可小,小了家中自行解决,大了那便需要丰臣氏出面了,蒲生家就是因为家中骚动而被减封至二十三万石,仅为原本知行的四分之一。
秀保这么做目的很明确,若是结城秀康和毛利秀元能力足够,就算是卖给他们个人情,以后也方便利用;若是能力不足,引起了骚动,秀保也好名正言顺地介入,到那时候,德川、毛利两家的衰落乃至家门断绝可就怪不到别人头上了,这样一来,也能除掉两个心头大患,但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却要比直接改易两家好得多。
事实上,秀保对毛利秀元的信任程度要高于结城秀康,后者虽然在关键时刻阻挡了德川军突袭的步伐,但那是为了秀保还是为了秀赖呢?这点不得而知,如果他和面前的宇喜多秀家一样,只认秀赖而不认秀保,给他再多知行又有何用?
因此,为了防患未然,不同于毛利氏直接减封,秀保还对德川氏进行了转封,让他们去统治宿敌佐竹氏的领地,同时,秀保还扶持真壁义干作为独立大名,并且计划给予以大掾氏为首的“南部三十三馆”后裔部分知行,通过这两根刺将德川氏死死卡在常陆。一旦将来有变,秀保将掌握主动权,是给结城秀康个人情,还是顺水推舟收回常陆,这将都只在秀保一念之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既然如此,我又该如何是好?”宇喜多秀家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在座四人,已有三人同意了这个方案,此时站出来提出异议非但很难能被接受,相反,还可能引起右府的不悦,这对今后宇喜多家的发展必然不利;但作为太阁的养子,我又怎能任由这种削弱宗家实力的事情发生?”
思忖许久,宇喜多秀家的个人情感终究还是战胜了理智,在众人闲聊之时,他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困惑”。
“右府殿下,在下有几点不明,还请指点一二。”宇喜多秀家毕恭毕敬地请教道。
“殿下过谦了。”秀保将手侧指向面前的方案,平和地说道。
“其一,为何罪魁祸首德川、上杉乃至毛利三家均未被改易,且都被保留了超过十万石的知行,德川家更是高达五十三万石!这比立下战功的大名都要多,一旦颁布,殿下就不怕引起公愤吗?”
“即便殿下不问,这点在下也是要和诸位说明的。”秀保显然已经想好了说辞,宇喜多秀家刚一出口,他便将话茬接了过来:“首先,论罪,上述三家确实是这次战乱的主谋,按照危害程度给予改易都是轻的,内府、会津中纳言、安艺中纳言被勒令切腹乃至枭首也难消许多大名的心头之恨。
但是,他们不是普通大名,而是在过去十数年为信长公、为太阁统一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臣,他们东征西讨、声名赫赫时,吾等不过还只是黄口小儿吧?一定程度上说,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天下,太阁去世前,他们是丰臣氏的左膀右臂,竭诚奉公;太阁去世后,他们野心膨胀,妄图篡夺丰臣氏的天下。若以谋反罪论处,固然可以迅速产生威慑,稳定局势。可在下听闻,那些跟随大军征讨会津的大名中,不少人都和他们有过密切往来,即便是立下战功的大名,征战期间书信往来仍然存续。”
如果执意将这三位大老改易甚至灭绝家门,不仅是对他们之前的功劳视而不见,会让那些和他们一样,很早便追随丰臣氏的大名寒心,也会让那些早先便与他们有密切交往的大名心生警惕和不安,生怕哪一天此事被我们丰臣氏知晓从而定罪,这既影响了他们对本家的忠诚,还会促使他们结党抱团,成为影响天下安定的一个潜在威胁。”
对于秀保的解释,宇喜多秀家半信半疑,虽说秀保所言似乎并没有什么逻辑上的问题,但三家首逆都将继续保持十万石以上的知行,这就好比老虎的獠牙没拔干净,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不会东山再起。
“右府该不会是想‘养寇自重’吧?”宇喜多秀家暗自揣测道。毕竟只要潜在威胁没有消除,秀保就有理由一直掌握天下中枢,虽说秀保曾多次帮助自己,但在大义和私情之间,他选择了前者,这便是要和秀保逐步划清界限,同时要想尽办法避免丰臣宗家日渐式微。
“依右府所说,给他们一两万石保存家名即可,为何却都是十万石以上?右府难道不知道,这天底下大部分大名可是连五万石都没有啊,您这让他们怎么想呢?”宇喜多秀家反问道。
“确实,一两万足矣,但请殿下看清楚,在下所拟的方案中,分配给德川家那么多知行是有前提的。”秀保指着桌子上的方案,认真地说道:“其一,凡是参战的德川一族和家臣都必须到高野山削发出家,内府本人也不例外;其二,德川氏的当主改由结城少将担任,这是吾等直接指定,必须强制执行;其三,德川氏固然保有五十三万石知行,但必须移封,地点便是与关八州相邻的常陆国。
同样的,对于毛利氏,虽说仍保留安艺、备后两国四十八万石知行,但前提条件是吉川一族流放任那,安艺中纳言和参战的家臣全部退隐,出芸宰相(毛利秀元)继承毛利氏当主之位。
殿下,您只看到那五十三万石和四十八万石,却没看到其他前提条件,而这些却又是互相联系、环环相扣的。退一万步说,以结城少将和出芸宰相在桧原立下的赫赫战功,给他们五十万知行又如何?况且他们本身就是拥有十一万、十六万石知行的大名,此番名义上是入继宗家,实则可以看做是加封转封,这样一来,是不是就看开不少了?”
正如秀保所说,结城秀康在战前便是下总结城氏当主,拥有十一万石知行;毛利秀元则是拥有长门长府十六万石知行的毛利氏分支,他们二人在战前便已经具备较为雄厚的基础,此次凭借战功入主宗家,想来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这只有秀保自己清楚,也只能烂在肚子里:以分家入主宗家,势必会引发一定的骚动,这种骚动可大可小,小了家中自行解决,大了那便需要丰臣氏出面了,蒲生家就是因为家中骚动而被减封至二十三万石,仅为原本知行的四分之一。
秀保这么做目的很明确,若是结城秀康和毛利秀元能力足够,就算是卖给他们个人情,以后也方便利用;若是能力不足,引起了骚动,秀保也好名正言顺地介入,到那时候,德川、毛利两家的衰落乃至家门断绝可就怪不到别人头上了,这样一来,也能除掉两个心头大患,但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却要比直接改易两家好得多。
事实上,秀保对毛利秀元的信任程度要高于结城秀康,后者虽然在关键时刻阻挡了德川军突袭的步伐,但那是为了秀保还是为了秀赖呢?这点不得而知,如果他和面前的宇喜多秀家一样,只认秀赖而不认秀保,给他再多知行又有何用?
因此,为了防患未然,不同于毛利氏直接减封,秀保还对德川氏进行了转封,让他们去统治宿敌佐竹氏的领地,同时,秀保还扶持真壁义干作为独立大名,并且计划给予以大掾氏为首的“南部三十三馆”后裔部分知行,通过这两根刺将德川氏死死卡在常陆。一旦将来有变,秀保将掌握主动权,是给结城秀康个人情,还是顺水推舟收回常陆,这将都只在秀保一念之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