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萦请李玉婵和张眉在二楼点了几个小菜,吃了顿简单的便餐。餐后,三人便结伴参观了书院。书院占地面积挺大,读书的小郎君们可真不少,听李玉婵说这里是整个武陵郡最大的书院,有差不多一百个女郎和好几百个小郎君在这里就读。

    郎君们读书的地方分成好几个院子,按照读书的级别不同院子也是不同的,最好的院子就是女郎和郎君们混合教学的甲院,整个院子清雅静悠,古朴而美丽。孟萦想着希望有朝一日也会在这里就读,就是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

    书院的北边有一个跑马场,是供学子们学习骑射用的。李玉婵说每年书院都要组织几次女郎和郎君们打马球比赛,一听还能打马球,孟萦表示很期待。可一想到自己还不太会骑马,就和张眉商量说休沐的时候好好学骑射。

    下午的课程比较轻松,一个中年夫子教小女郎们唱《诗经》。小女郎们很喜欢他的课,欢呼地叫着“孟夫子,孟夫子,我们今天唱什么啊?孟夫子还弹琴给我们听吗?”

    孟夫子非常随和好脾气,女郎们都不怕他,有些肆无忌惮,课堂气氛就活泼起来了。

    孟夫子今天给大家教《国风?周南?芣苢》,这是孟萦第一次听到将《诗经》里的篇章以吟唱的形式表达出来,真是觉得惊奇万分。

    孟夫子操着古琴,用他那浑厚的男中音唱着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周人采芣苢(即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句,仅仅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反复地表达劳动的过程,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也就表达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恰恰应景,现下正正值春日,人们外出采摘野菜,于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忽续忽断地唱着《芣苢》,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孟萦听得如痴如醉,她很喜欢《诗经》以吟唱的方式表达,所以我们的麦霸学起来也是非常卖力。

    欢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下课的铃声响起来的时候,小女郎们还觉得意犹未尽,跑上去拉着孟夫子不让他走,孟夫子还是笑呵呵地抱着他的琴,在女郎们恋恋不舍的撒娇声中走了。

    最后一节课是自习课,孟萦借了李玉婵的笔记抄写起来。《论语》微言大义,语句精炼到极简,所以解释起来就比较麻烦,笔记就多了。孟萦还不太习惯竖着书写,写毛笔字还有些慢。快下学时,才堪堪抄了《论语》第一篇的前四句的释义。她征得了李玉婵的同意将笔记带回家抄写,她准备回去让白芷帮她抄写,他写的又快又好。

    快下学的时候,小女郎们就早已将书袋收拾好了,下学的铃声一响,她们就急不可耐地冲了出去。

    瞬间,教室就剩下孟萦了,她有些傻眼了,这是什么速度哇?堪比100米冲刺啊!

    孟萦慢腾腾地收拾好自己的书袋,准备回家,刚出女学的门口就听见有人叫道“孟家女郎,请留步。”

    她回头一看是李君成,他好像比年前长高了不少,看着更好看了。孟萦站定施了一礼叫到“学长好,不知您叫我何事?”

    李君成看她客气有礼,但语气疏离,觉得肯定是上次自己的无理唐突了她,让她现在见了他都远着。

    他还是对着孟萦回了礼,并真诚地道了歉。他说上次在清源寺,他后来去找她还荷包,他们已经走了。再后来在黄木镇碰上,人太多,他不好意思,加上他又没有带着荷包,所以也就没好上前赔礼道歉。他道完歉,又问孟萦的山楂糖球是在哪里买到的,怎么那么好吃。

    孟萦听他提到山楂糖球,立马捂着自己的荷包后退了一步。李君成看了她的举动,觉得很不好意思,脸都红了。也不怪孟萦捂着荷包后退了,因为孟萦最近正在长大牙,大郎君限制她吃糖,每天才给她4颗山楂糖球,她好话说尽,恨不得撒泼打滚,还对大郎君说送几颗给张眉,大郎君才给了她10颗山楂糖球。这几颗糖球孟萦还没舍得送出去呢。爹爹做的爱心糖球能不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