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重点阐述的是华国当下的经济问题,大家熟知的问题并没有做过多的阐述,毕竟都知道,主要是从人们的心理方面说明。

    华国老百姓这些年对贫穷充满了恐慌,特别是食物和生活用品,已经到了风声鹤唳的程度,听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老百姓的心理发生变化,进而长生不理智的抢购行为,从而加剧产品的供应不足,这是西方人不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三部分就是从前两部分得出的结论:西方的市场经济体系对华国只有借鉴作用,没有决定作用。

    如果完全照搬,人们的心理会彻底失控,到时候通货膨胀更加严重,唯一解决的方式就是加大进口,同时整顿计划价格乱像,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过度到市场经济,可能用半年,或者一年时间,多管齐下才能实现经济软着陆。

    王耀武觉得这篇文章水平很高,就是知名的经济学家,恐怕也未必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而且他感觉作者很多地方都是一带而过,并没有完全展开说,可能是篇幅的问题吧,显然留有余地。

    但文章也有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最后的结论,作者非常确认价格闯关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实施就会出现问题,这对吗?

    王耀武已经得到了确切消息,国家会实行价格闯关,但不会对外公布,因为害怕老百姓恐慌。

    在国家看来,实施价格闯关后,物价可能会有短暂提升,但随着大量商品进入市场,很快会平复下来,那时就成功了,可这篇文章中肯定的说不会成功,跟国家的思想不一致。

    经济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可不管是哪个观点也不敢说另外一个观点是错误,只能是可能。

    王耀武觉得这篇文章很有价值,当然,结论不一定对,抛去结论,其他内容对他非常有启发。

    “是谁写的?”

    他翻到最后一张纸,结尾处的署名是刘向学。

    “没听过这个名字。”

    再看对方的工作单位:FC市第三轴承厂副厂长,还有一个企业电话。

    “刘向学这个人不简单呀!应该是名国家重点大学生。”

    王耀武觉得对方至少得五六十岁,甚至很可能是一位当年遭受过伤害的老学者。

    他的脑海中出现了这么一副场景:一位知识渊博的经济学者,在二十年前那场活动中经受了很大的冲击,一身本事无法施展,直到十年前改革开放,他犯的“错误”被取消,然后委身在丰城一家不知名的小工厂里,终日与钢铁机械为伍。

    此时的他应该已经垂垂老矣,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虽然年纪大了,但对国家依旧充满了感情,一双慧眼看到了问题所在,所以写出了这篇文章。

    想到这里,王耀武有些感动,觉得这位老先生真是不容易,要是早点被发现,很可能成为一位对国家有影响的老专家。

    “不行,我得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