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找来管家问了问,这才知道,昨晚下雨,嫡孙外出,至今未归。

    白太傅吓得不轻,以为孙子出了什么意外,差点一口气上不来撅过去。

    管家被他吓得也不轻,赶紧把人扶稳坐好,又请来大夫瞧了瞧。

    还不忘安慰几句,小少爷向来懂事,不会做出格的事,更不会出事的。

    白太傅却摇头叹息,满面忧愁,仿佛一下又老了好几岁。

    他自知并非世家出身,属于寒门学子,在朝中一向小心谨慎,从不轻易站队。

    能坐上太傅之位,也是摄政王派系和太师派系互相拉锯的结果,相当于是捡了个大便宜。

    就算他处处谨小慎微,可也防不住家里出了不肖子孙。

    大儿子白正卿宠妾灭妻,在凉京闹得沸沸扬扬,算是把他的老脸给丢进了。

    后来还是他大义灭亲,主动提出把大儿子下放到商落城,干脆眼不见为净。

    大儿子就这么废了,还有小儿子白正则,偏偏他自幼不学无术,也没有什么读书的才能。

    混了这么些年,也不过是个六品小官,混吃等死,一个人吃饱家不饿。

    唯一让他欣慰的是,废物小儿子给他生了个好孙子。

    两个儿子都不成器,他把所有期望都寄托在孙子身上。

    白默笙自幼就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学东西很快,而且很喜欢读书。

    从五岁起,他就手把手教孙子习字,督促他读书。

    白太傅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白默笙身上,可谓是倾尽了所有心血。

    所幸白默笙没有让他失望,年纪轻轻就金榜题名,还入了翰林。

    本以为大孙子会这么一直听话乖巧地成长,在他的羽翼下茁壮成长。

    可谁知,眼看着都十六岁了,竟迎来了迟到的叛逆。

    管家刚把人大夫送出府,就在门口碰到了匆忙赶回的白默笙,二话不说,就拉着人去了主院。

    路上的时候,管家还不忘交代他两句,千万不要顶撞了老爷子,不管老爷子说啥,乖乖认错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