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草原,庄稼一年只种一季,三月底耕种,到了八月下旬粮食就已经收获入仓。
秋冬季节农闲时,各地屯堡的屯军自然会照例集中起来,进行军事训练。北地屯军,本就以军事为主,屯田只是副业,能够保证粮食自给就好。在几年的时间里,随着坝上各地屯田区有计划地推行和拓展,张北军镇能动员的兵力超过了七万余人,其中汉军四万,各草原部族的蕃兵三万有余。
张北镇抚使吴峦亲临前线,坐镇闪电河畔的沽源城指挥作战。
坝上的屯堡,汲取了之前兴和部分屯堡被攻破的教训,建得很加高大坚固。以沽源城为中心的四座城池,彼此之间能只隔三十多里,能够相互驰援,契丹大军想要突破这一带的筑垒区域,进军坝上,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耶律李胡和耶律撒哥率大军沿潢水越过大山,与征召的北阻卜大军、奚部大王萧斡所率的奚军会合,兵马达到了近十五万人。此次西征,他准备一雪前耻,收复因他兵败而丢掉的坝上草原。
他是一个极为自负的人,两年多前在集宁那场大败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奇耻大辱。况且南人还在那里建了两座城池,一座名为得胜城,一座名为化德城,在听说这两座城池的名字后,李胡就有一种要将它们铲平的冲动。
在听说唐国的那个皇帝与自己同岁后,述律太后就时常拿对方来与自己比较,这也让李胡的心里更加不平衡。
唐军突然向北地草原上的开拓,打乱了契丹原来先征服河套和党项羌部,再徐图中原的决策。坝上草原的丢失,也打乱了耶律德光原来的军事部署以及期望。原本契丹大军西征云内和河套就不容易,现在唐国更建立起了两道屏障,让契丹人的计划彻底变成了梦想。
契丹人兴盛的西楼草原水草丰茂,再加上东丹渤海国之地土地肥沃,粮食出产丰富,这是契丹国强盛的根本。但是大军翻越大山西进,所面临的就是大片的荒漠,因为路途遥远,粮草补给等种种原因不能长久围攻。
而唐军在水源地筑城,正是针对他们的这个弱点。
最让契丹人不能忍受的,便是因为有沽源城等地守军的存在,契丹大军就不敢肆意进入西部草原腹地。
白雪茫茫,坝上草原的屯军眷属及各草原部落的老弱妇孺,都在官府的组织下,顶风冒雪,赶着牛羊,从张北燕子城,经野狐岭新开辟出的大道,撤往张垣,撤往山北。而所有的青壮,则都被编入张北镇军,倚城拒守。
天地苍茫,白雪覆盖的原野上,如同潮水般的契丹大军,如同黑色的洪流,沿着闪电河谷地,朝着沽源城方向涌来。十多万的骑军,漫无边际,如同闷雷般的马蹄声,打破了这天地间的沉寂,滚滚而来。
草原契丹王朝的兴盛,是伴随中原王朝的衰弱而起的,这种兴衰交替,几乎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循环不休……
张北镇抚使吴峦站在沽源城五丈高的城楼上,望着东北面急驰而来的契丹骑军,神情肃然而安静,白雪皑皑的原野上,黑色的洪流正从远处向城下蔓延而来。
他是书生出身,却再军中混迹了十多个年头,如今才三十二岁,却越过许多沙陀出身的将领,做到了相当于一镇节度的位置上,这些都得益于年青的皇帝对他的信任。在过去的十几天的时间里,他频繁地下达着各种的命令,安排辖地内的老弱妇孺撤退,部署各城的防御,准备是拼死血战,御敌于国门之外。
帝国还处于分裂状态,虽然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国家的实力还不允许主动出击,但是皇帝常说的“敢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却在时刻鼓舞着将士们的信心。
数万契丹先锋骑军已经从北面滚滚而来。
吴峦已经命令守军放弃了前沿的屯堡,部撤入几座边地军城中,准备据城固守。
在沽源城之下,契丹人并没有如以前一样,立刻在城下展开攻势,而是先安营扎寨,开始在组装起攻城器械。
契丹人自唐末就开始不时深入山北、河北进行劫掠,再加上征服渤海国,已经由原来的游牧部落转变成了一个半农半牧的国家。随着治下汉民工匠越来越多,原来不善攻城的契丹大军,此次携带了大量的攻城器械而来。
吴峦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知道一次契丹人的西进,显然是有备而来。这沽源城的城墙修筑了十几座用混凝土浇筑的碉楼,固然比原来那些完用黄土夯筑的草原城池坚固,但是具体能够坚守多久,他的心中也是没有什么底。
秋冬季节农闲时,各地屯堡的屯军自然会照例集中起来,进行军事训练。北地屯军,本就以军事为主,屯田只是副业,能够保证粮食自给就好。在几年的时间里,随着坝上各地屯田区有计划地推行和拓展,张北军镇能动员的兵力超过了七万余人,其中汉军四万,各草原部族的蕃兵三万有余。
张北镇抚使吴峦亲临前线,坐镇闪电河畔的沽源城指挥作战。
坝上的屯堡,汲取了之前兴和部分屯堡被攻破的教训,建得很加高大坚固。以沽源城为中心的四座城池,彼此之间能只隔三十多里,能够相互驰援,契丹大军想要突破这一带的筑垒区域,进军坝上,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耶律李胡和耶律撒哥率大军沿潢水越过大山,与征召的北阻卜大军、奚部大王萧斡所率的奚军会合,兵马达到了近十五万人。此次西征,他准备一雪前耻,收复因他兵败而丢掉的坝上草原。
他是一个极为自负的人,两年多前在集宁那场大败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奇耻大辱。况且南人还在那里建了两座城池,一座名为得胜城,一座名为化德城,在听说这两座城池的名字后,李胡就有一种要将它们铲平的冲动。
在听说唐国的那个皇帝与自己同岁后,述律太后就时常拿对方来与自己比较,这也让李胡的心里更加不平衡。
唐军突然向北地草原上的开拓,打乱了契丹原来先征服河套和党项羌部,再徐图中原的决策。坝上草原的丢失,也打乱了耶律德光原来的军事部署以及期望。原本契丹大军西征云内和河套就不容易,现在唐国更建立起了两道屏障,让契丹人的计划彻底变成了梦想。
契丹人兴盛的西楼草原水草丰茂,再加上东丹渤海国之地土地肥沃,粮食出产丰富,这是契丹国强盛的根本。但是大军翻越大山西进,所面临的就是大片的荒漠,因为路途遥远,粮草补给等种种原因不能长久围攻。
而唐军在水源地筑城,正是针对他们的这个弱点。
最让契丹人不能忍受的,便是因为有沽源城等地守军的存在,契丹大军就不敢肆意进入西部草原腹地。
白雪茫茫,坝上草原的屯军眷属及各草原部落的老弱妇孺,都在官府的组织下,顶风冒雪,赶着牛羊,从张北燕子城,经野狐岭新开辟出的大道,撤往张垣,撤往山北。而所有的青壮,则都被编入张北镇军,倚城拒守。
天地苍茫,白雪覆盖的原野上,如同潮水般的契丹大军,如同黑色的洪流,沿着闪电河谷地,朝着沽源城方向涌来。十多万的骑军,漫无边际,如同闷雷般的马蹄声,打破了这天地间的沉寂,滚滚而来。
草原契丹王朝的兴盛,是伴随中原王朝的衰弱而起的,这种兴衰交替,几乎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循环不休……
张北镇抚使吴峦站在沽源城五丈高的城楼上,望着东北面急驰而来的契丹骑军,神情肃然而安静,白雪皑皑的原野上,黑色的洪流正从远处向城下蔓延而来。
他是书生出身,却再军中混迹了十多个年头,如今才三十二岁,却越过许多沙陀出身的将领,做到了相当于一镇节度的位置上,这些都得益于年青的皇帝对他的信任。在过去的十几天的时间里,他频繁地下达着各种的命令,安排辖地内的老弱妇孺撤退,部署各城的防御,准备是拼死血战,御敌于国门之外。
帝国还处于分裂状态,虽然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国家的实力还不允许主动出击,但是皇帝常说的“敢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却在时刻鼓舞着将士们的信心。
数万契丹先锋骑军已经从北面滚滚而来。
吴峦已经命令守军放弃了前沿的屯堡,部撤入几座边地军城中,准备据城固守。
在沽源城之下,契丹人并没有如以前一样,立刻在城下展开攻势,而是先安营扎寨,开始在组装起攻城器械。
契丹人自唐末就开始不时深入山北、河北进行劫掠,再加上征服渤海国,已经由原来的游牧部落转变成了一个半农半牧的国家。随着治下汉民工匠越来越多,原来不善攻城的契丹大军,此次携带了大量的攻城器械而来。
吴峦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知道一次契丹人的西进,显然是有备而来。这沽源城的城墙修筑了十几座用混凝土浇筑的碉楼,固然比原来那些完用黄土夯筑的草原城池坚固,但是具体能够坚守多久,他的心中也是没有什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