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无法加载

    这年月,手里没有后装枪,哪有脸面出去抢地盘抢市场。

    就纺织业而言,大周真正有竞争力的本该是棉布。这才是市场最广阔的产品,英国人的羊毛纺织品也是一個道理。人家已经用机器纺织了,明朝中期的棉布盛景不再,连同印度在内的小纺织业主们,都将被打的稀里哗啦。

    眼下的大周还有贸易壁垒存在,欧洲的商品还无法大规模进入。最先崩塌的是印度。

    你也别说什么质量如何,在低价面前,质量没有太多的竞争力。

    眼下的大周,丝绸的竞争力足够强大的原因,不是因为工业技术的优势,而是产业链优势。而大周迟迟没有发展出机器生产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工便宜,以及旧纺织机的大规模存在,用人力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何要上新机器呢?还有就是机器生产在最初的质量也没保证。

    人嘛,能躺着赚钱,你愿意站着?

    现在搞纺织业的人,还不算资本家,只能说是作坊主,勉强算小资产J级。

    大周朝跟以前的朝代差不多,对待商人的态度就是防备。

    这也是贾琏努力在折腾的方向之一,给商人稍稍松绑,凡事过犹不及的嘛。

    “嗯,你说的生意,先不着急,跟我去一趟京城,回来再说。”贾琏没有立刻同意林一夫,但决定带上这厮。日本人别的不行,做狗绝对好使。

    当然了,伱得加项圈,不然真会反咬人。

    回到京师的贾琏,不能第一时间回家,而是直接进宫去求见承辉帝。

    回来的途中,近期发生在京城的大事,贾琏已经得到了消息。

    不禁感慨,承辉帝的政治手腕是真的厉害。为了清欠,敢于拿士绅开刀,这也是需要大毅力的。一般人根本扛不住这种压力,即便你是皇帝。

    即便强如承辉帝,登基至今,也是一点一点的改变,如同小卒过河,一步一步的拱。

    这充分说明了,越是复杂的环境,越需要耐心和战略定力。

    从两位皇帝斗争的角度看,承辉帝有年龄优势,他不着急。他着急的是如何改善国家的财政状况,当这种情况随着铸币推广,一枚银元直接当一两银子用的时候,财政苦难已经大大的缓解了,当然这也只是权宜之计,不找到新的赛道,很快又会恢复困难局面的。

    前陕甘总督吴玉辉的案子,一点一点的被查了出来。

    负责该案的林如海,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点从他给皇帝的奏折中能看的出来。

    【初步查实,涉案金额高达三千万两。】

    总督一任是三年,大周朝至今,年财政收入的平均数是六千万两。也就是说,三年时间,吴玉辉和他的下属们,上下其手,贪了一年财政收入的一半。涉案官员过百,目前林如海已经抓了五十几个。

    这个案子最恶劣的地方在于,连续三年报灾,其中只有第一年是真有灾,拿到的朝廷政策和救济,并没有用于救灾,而是直接分了。三年期间,朝廷减免的税收,地方官员和士绅照样去收,还不能少一文钱。逼的无数百姓卖儿卖女,倾家荡产,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