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常顺抽了个时间和叶常安商量了一下分家的事。这事儿还是由他提出来比较妥当,一来他是兄长,话语权高些。二来,那天胡氏针对的是二房,由受害者的立场提出分家,更合情理。
三日后叶常安有休假,兄弟俩商议后决定那日再将此事摆到明面上来。
却没想到,在那之前,又发生了一件事。
李家来人了。
李夫人用心狠毒,一门心思想要害继子,事情败露衙门挨个传话,李家上下都逃不过。
李掌柜近两年对自己这位继室也颇有几分认知,但是没想到她竟恶毒至此,震惊之余便是愤怒,当场就写了休书。从此他与李家,再无关联。
虽说这事儿叶家是受害者,但合谋者也是叶家人,两相一抵,李掌柜对叶家并未有太多感激之情,出了府衙之后,也就是口头上象征性的道了声谢。
那位从京城来的,不知何来历的方小公子大约是看不过去,指着叶锦夕道:“今儿个要不是这小姑娘当街拦人,你李家一个强抢民女的罪名可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还有你家大公子,要不是人家姑娘聪明,看穿了你那继室的心思,当时就逼得那护院说出实情,上了公堂还不定怎么折腾,你儿子也难保不会留下污名。如此大恩,的确是该铭记于心。”
李掌柜脸色憋得通红,看出对方非富即贵,不敢得罪,讪讪应是。对着叶常安一家三口再次鞠躬致谢,并表示改日一定登门拜访。
本来叶锦夕以为他说的只是场面话,没想到时隔多日,竟真的携子登门了。
彼时叶锦夕正在教妹妹识字。
叶锦丽平日里贪吃好玩儿,赵氏宠着她,却没耽误对女儿的教导。女子不入学堂,大富人家都是请学究上门教学。放在乡下,就没这个条件了。赵氏就只能自己教,从最简单的开始教。
光识字还不行,得会写。
可笔墨纸砚贵,叶锦丽又是好玩儿的性子,拿着笔写着写着就容易乱划。
他们家虽然吃穿不愁,但也远远比不上人家高门大族,不在乎那点子笔墨费。于是叶锦夕便给她制了块木板,打磨得光滑,以烧黑的木炭为笔,还可重复使用。后来发现小丫头实在是太调皮,每每都把炭灰抹得到处都是,天天都得换洗衣服。后来叶锦夕又想了个法子,用木板圈一成泥土做板面。再折一截树枝,削尖一头作为笔,这样拿着方便还好使。
又怕她会伤着自己,所以叶锦夕有空就盯着她写。
李家父子就是这时候来的。
外男拜访,女眷是不宜见的,本来该由一家之主的叶常贵招待,但李家主要感激的对象是三房。而受害人,又是二房的叶锦红,所以兄弟三都在堂屋坐着。
李掌柜不是空手而来,他还带了礼物。
“…我忙着打理生意,忽略了内宅,不成想那妇人如此狠毒,险些铸成大错,乃我治家不严之过…”
生意人,总是爱说些场面话,又好面子,喜欢学读书人那一套,说气话来还文绉绉的。
叶常贵和叶常顺一个听不习惯,一个对李家人没好感,都没吭声,叶常安只好担负起应付他的重任。
三日后叶常安有休假,兄弟俩商议后决定那日再将此事摆到明面上来。
却没想到,在那之前,又发生了一件事。
李家来人了。
李夫人用心狠毒,一门心思想要害继子,事情败露衙门挨个传话,李家上下都逃不过。
李掌柜近两年对自己这位继室也颇有几分认知,但是没想到她竟恶毒至此,震惊之余便是愤怒,当场就写了休书。从此他与李家,再无关联。
虽说这事儿叶家是受害者,但合谋者也是叶家人,两相一抵,李掌柜对叶家并未有太多感激之情,出了府衙之后,也就是口头上象征性的道了声谢。
那位从京城来的,不知何来历的方小公子大约是看不过去,指着叶锦夕道:“今儿个要不是这小姑娘当街拦人,你李家一个强抢民女的罪名可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还有你家大公子,要不是人家姑娘聪明,看穿了你那继室的心思,当时就逼得那护院说出实情,上了公堂还不定怎么折腾,你儿子也难保不会留下污名。如此大恩,的确是该铭记于心。”
李掌柜脸色憋得通红,看出对方非富即贵,不敢得罪,讪讪应是。对着叶常安一家三口再次鞠躬致谢,并表示改日一定登门拜访。
本来叶锦夕以为他说的只是场面话,没想到时隔多日,竟真的携子登门了。
彼时叶锦夕正在教妹妹识字。
叶锦丽平日里贪吃好玩儿,赵氏宠着她,却没耽误对女儿的教导。女子不入学堂,大富人家都是请学究上门教学。放在乡下,就没这个条件了。赵氏就只能自己教,从最简单的开始教。
光识字还不行,得会写。
可笔墨纸砚贵,叶锦丽又是好玩儿的性子,拿着笔写着写着就容易乱划。
他们家虽然吃穿不愁,但也远远比不上人家高门大族,不在乎那点子笔墨费。于是叶锦夕便给她制了块木板,打磨得光滑,以烧黑的木炭为笔,还可重复使用。后来发现小丫头实在是太调皮,每每都把炭灰抹得到处都是,天天都得换洗衣服。后来叶锦夕又想了个法子,用木板圈一成泥土做板面。再折一截树枝,削尖一头作为笔,这样拿着方便还好使。
又怕她会伤着自己,所以叶锦夕有空就盯着她写。
李家父子就是这时候来的。
外男拜访,女眷是不宜见的,本来该由一家之主的叶常贵招待,但李家主要感激的对象是三房。而受害人,又是二房的叶锦红,所以兄弟三都在堂屋坐着。
李掌柜不是空手而来,他还带了礼物。
“…我忙着打理生意,忽略了内宅,不成想那妇人如此狠毒,险些铸成大错,乃我治家不严之过…”
生意人,总是爱说些场面话,又好面子,喜欢学读书人那一套,说气话来还文绉绉的。
叶常贵和叶常顺一个听不习惯,一个对李家人没好感,都没吭声,叶常安只好担负起应付他的重任。